LASIK雷射矯正近視的廣告目前打得很響,
其前身還有PRK和RK,但目前算淘汰了,
而角膜厚度不夠,近視很深又想開的話可以做LASEK
(LASIK及PRK之改良版,針對角膜厚度不夠而行的方式,使用機率約僅百分之ㄧ).
LASIK係先用自動刀片切開角膜之上皮組織,
約130-160mm的厚度處平滑切割直徑8.5–9.5mm的圓形角膜瓣, 翻起後形成一連皮之蓋子
(FLAP一般160um厚,高度近視建議用130um的蓋子,角膜形狀中間最厚約550um旁邊薄約330um),
然後對其下之基質組織以193nm雷射做氣化雕塑,
每切削掉10um約可減少100度近視,蓋子蓋上後5分鐘即可瘉合,
四小時後即不再疼痛流淚,一日內可恢復80%視力, 一至二週可恢復百分之90的視力,
三個月後可完全穩定,如果視力依舊不行, 一般還可要求免費施行第二次手術.
[刀片是非常貴的,大約NT$3000,用一次即丟,有的醫院費用便宜有可能是重複使用的刀片]
首先一定要說明一點,因為LASIK只針對眼角膜做雕塑,
和眼睛內部組織等並不相干,所以開完刀後的眼睛只能說是一個沒有度數的近視眼,
所有近視眼的可能併發症如玻璃體混濁、周邊視網朦退化及裂孔、黃斑部退化
甚至於視綱膜剝離等都依然存在,所以在開完刀後,
所有近視眼該做的定期檢查仍然不能少.
換個角度想有點悲涼,這手術本身是存有遺憾的,
用角膜的脆弱換取好視力,那我為什麼還要開呢?
因為我想過,一個人能活多久,要戴眼鏡活幾十年嗎?絕不!!!
[正常眼睛具有一組大約6000度(60 D,Diopter)的屈光體,
其中角膜負責約4200-45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當於42- 45 D的凸透鏡),
而水晶體則負責了剩下的1500-18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當於15- 18 D的凸透鏡).
當光影透過這一組6000度的屈光體進入長約23公分的眼球時,
便能夠不偏不倚的投影在我們的視網膜上,造成清晰的影像]
只要是手術當然都會有風險,但LASIK目前失敗率極低不到百分之ㄧ,
並在好幾年前就已通過美國FDA的安全評估了.
有許多醫師被質問為何自己不做LASIK呢,
其實他們也想做,而許多眼科醫師也做了,
只是越晚做機器 會更新更好,還有存在每個人的其它認知考量等.
[未來,還有一種新手術,眼內人工水晶體,
又稱為有晶體眼人工水晶體(phakic.IOL),它就像是一片放入眼內,
永久固定的隱形眼鏡,可以省去配戴普通隱形眼鏡清潔、戴上、卸下的麻煩,
光學效果也較隱形眼鏡佳,最大的優點是可用來矯正高至兩千度的近視
及一千兩百度之遠視,只是還要漫長時間等待]
LASIK有一個重點,即角膜厚度,
一般人平均的角膜厚度是0.55公分,醫界用的單位稱550μm(微米),
用VISX最新的機型每近視多100度約要打掉10μm,
每散光多100度約要多打掉10μm,自己角膜厚度多少可以打掉多少都應該算一下,
像我用VISX S4的機型做,800度近視加250度散光就剛好打掉100μm.
而一般建議做完LASIK最低應保留380μm的厚度,
我認為最好要400μm以上.(不含蓋子的話基層角膜應該要保留250μm以上).
依此標準就知道市面上號稱可矯正3000度近視的真是鬼話,
即便是VISX大光斑大概也只能矯正1500度,
而博士倫的要矯正700度以上都很難,
所以自己該想清楚才好,畢竟雷射中心越開越多,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為了生存,醫師可能選擇病人的標準就跟著降低,
真的不能開LASIK還是要和病人說不才對
(目前眼科醫師很多皆以為LASIK手術就像挖到金礦,
20分鐘幾萬入帳,幾個人打多少折,包裝像咖啡廳,實在太泛商業化了).
[ 1. 上皮層 50~100微米,神經纖維豐富,任何損傷可致劇烈疼痛,6-12小時可再生一次
2. 波曼氏層 厚10微米,損傷易形成疤痕、混濁.
3. 基質層 厚約450微米,佔角膜厚度約90%,細胞呈平行排列,LASIK手術中角膜瓣及雷射照射都在此層,不會形成疤痕、混濁
4. 戴氏層 出生厚2-3微米,成年人約10微米
5. 內皮層 5微米,不具再生能力,為角膜構造中最重要的部分 ]
LASIK目前在台灣常見的機型有:
1.美國 VISX STAR S4,
屬大光斑結合小光斑8mm光斑直徑配合0.65mm光斑直徑,
眼球追蹤速度僅有60HZ,有最新的虛擬鏡片,
算是目前全世界佔有率最高之機器,
也最穩定,一般推薦給度數高的.
2.美國 博士倫 B&L Technolas 217,
飛點式小光斑,號稱滿意度最高,
只可惜相同近視度數下和VISX相較要多切削掉1.4倍左右的角膜厚度.
3.美國 愛爾康 Alcon Ladavision 4000,
新一代的微光斑0.95mm,循序式掃瞄,
眼球追蹤速度4000HZ,評價很高,
角膜切削不用博士倫那麼多,值得考慮.
4.德國 Wavelight Allegretto,
新一代的微光斑0.95mm,自由飛點式掃瞄,
眼球追蹤速度250HZ,評價很高,角膜切削也不用博士倫那麼多,值得考慮. 5.德國 SCHWIND系列
屬舊一點的機型,雖也有開出來1.2以上的,但較不推薦.
[不管哪一種機器,都是由波長為193nm之遠紫外線冷雷射光
在眼角膜上作組織切除氣化,
靠雷射能量破壞分子鍵來達到角膜組織切除之目的,
每一發雷射可精確切割0.25μm之角膜組織,約一根頭髮直徑之1/200,
其作用時間短,熱效應低,對周邊組織傷害亦少]
各機型一直到現在,仍有大光斑和小光斑之爭,
小光斑打的範圍較大,不太有眩光問題,也較能精密雕塑角膜,
視力開出來較理想,但角膜厚度相對會氣化掉較多,為大缺點.
否則小光斑開出來的效果都蠻驚人.
最多人開的VISX本質上是大光斑機型,
但S4有最新的微光斑VSS補強,所以效果也不錯.
結合前導波一樣有人開到2.0的視力.
只是近視不深的人或許可以考慮小光斑
Alcon Ladavision 4000或 Wavelight Allegretto機種,應該可有更佳的視力.
但機器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醫師必須經過專業訓練,
開過的病人愈多越熟練,畢竟這是技術密集的手藝,
醫師須對原位層狀角膜重塑儀非常熟練,
方能正確無誤地做出完美之角膜瓣,
以及雷射後之角膜瓣復位。
如果角膜瓣有缺損或異位,可能引起感染,
增加角膜上皮長進角膜瓣內的機率或引起術後不規則散光等併發症。
所幸在有經驗醫師的施術下,嚴重角膜瓣的問題已可減至千分之一次下。
亦有可能因病患眼框太小或原位層狀角膜重塑儀卡住等因素
以致於角膜瓣切割不完全,這種情形也可等三個月後再重做即可.
目前有的機器宣稱有前導波,可以解決高階像差的問題,
(前導波是最新的趨勢,但還在實驗階段,畢竟度數低到可以做前導波的人不算多,
有醫師估計以後可以使用前導波開到3.0以上的鷹眼,但仍待商確)
視力開出來很棒,確實前導波開出來效果會更好,但也不保證隨便都可以1.5
卻要付出代價,角膜要切削掉更多,
以我為例800度近視250度散光,用VISX S4開不用前導波的話僅需削掉100μm,
用前導波的話要削掉160μm,所以我選擇不用前導波,
畢竟不用前導波開到1.2的也大有人在,
不過度數較輕的人倒是可以好好享受前導波的先進.
因為個人體質和度數不同,所以LASIK開出來也會有不同的恢復歷程,
我的近視和散光都很高而且並沒有用前導波開,所以恢復也慢了一些,
之前在醫院檢查時,遇到一個開完隔天複診的就1.2了,
也知道有些人隔天就1.5的,
我開LASIK的醫院給我看參考的數據時還有看到一些2.0的,
如果你也想開的話,希望能和他們一樣幸運.
LASIK前做的檢查:
角膜厚度檢查
裂隙燈檢查
視力矯正
角膜弧度檢查
角膜地形圖
眼壓檢查
眼眶結構檢查
驗光檢查
眼底檢查
淚液分泌檢查
不適合開LASIK的情況:
1.明顯虹彩炎
2.嚴重兔眼
3.嚴重乾眼症且合併角膜病變
4.嚴重眼瞼炎
5.眼瞼異常會影響角膜上皮再生者,如嚴重倒睫毛、眼瞼
6.內翻、眼瞼外翻、顏面神經麻痺等
7.圓錐角膜
8.自體免疫及結諦組織疾病病史者,宜避免接受手術
9.曾接受過眼球手術者,宜避免接受手術
10.皰疹性角膜炎病史者
11.合併有青光眼或角膜炎患者
開完LASIK注意事項:
1.當天回家盡量休息,依照醫師所開之消炎、鎮痛口服藥,一天四次服用,領藥帶回之藥水,當天暫時勿點
2.二星期內避免任何東西接觸手術後的眼睛,包括水及各種洗面劑
3.一個月內不要揉眼睛或讓異物跑入眼內.手術後三個月內盡量不要去游泳或泡溫泉 4.手術完隔日請務必回醫院複診,而後一星期、二星期、一個月、三個月,依照醫師指示,定期追蹤檢查
網友問題補充:
1.近視度數是否會再回歸:
開lasik有限制20歲以上和度數穩定的人才能開,
既然度數都穩定了,那只要不特別去操勞眼睛,近視是不會再回復的,
不過如果是中年人想開的話可以預留個100度近視,
等將來老花眼出現時便可剛好中和視力.
我們都知道老花是要用老花眼鏡來矯正的,
也就是說,老花跟近視、遠視、散光一樣是有度數的,
只是說近視、遠視及散光我們統稱「屈光不正」,它的度數因人而異。
但是老花卻只跟年齡有關,每個人都大同小異。 大概而論,四十歲大約是遠視一百度;五十歲二百度;六十歲以上都是三百度。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老花會跟近視抵消的道理,
其實這只是一部份對!
舉例而言,五十歲的人若他是近視二百度,雖然他看近的時候,
近視二百度抵消了他的老花二百度,不需戴眼鏡,
但他看遠處,仍是近視二百度,仍然要戴近視眼鏡,
何況他到了六十歲,老花已是遠視三百度,
那麼他的近視二百度,也不能完全抵消老花了。
頗有名氣的眼科醫師張朝凱自己也有做lasik,便是如此做法.
2.關於費用:
北部和中部用visx s4的話,大概NT$30000-40000,
其它最新的微光斑機種大概要多加5000-10000,
而一般也有團體優惠價,可再便宜5000-10000;
高雄有一間元新visx s4價格20000,但我不清楚其品質好不好,
我是在中部用visx s4開的,我找的是visx的教練級醫師,
NT$40000如果使用前導波的話要多加15000,
但我考量角膜厚度後決定不使用前導波.
3.沒有幾個眼科醫師自己肯做lasik?會有後遺症炫光...等?值得冒險嗎:
網路上流傳一篇"金雙氧家族"的mail,把lasik說得多危險,
沒有幾個眼科醫師做lasik,我想它這樣做是當然的,
不然他雙氧水賣給誰咧!只是那舊文章好幾年了,言詞又偏頗. 其實現在眼科醫師有做lasik根本都一托拉庫了,
有的還整個院所醫師護士都做了, 失敗案例當然有,醫師找錯人佔最大因素吧! 我的想法是人一生最多活幾十年,
既然有手術可以不用戴眼鏡又沒什麼大問題,就搏一搏呀,
手術當然有風險,不過比投資股票低多了,難道就不玩了嗎? lasik不過就只是針對眼角膜做雕塑而已呀,
角膜現在都可以移植了,以後呢? 當然這是選擇性的手術(應該算是美容手術),
而且lasik歷史不長,難保10年20年30年後,眼睛不會有問題,
所以雖然我術後滿意,但也不推薦,看個人價值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