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厚度及容积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分享  点击数2337  更新时间:2013/5/18 17:19:48  文章录入:liqiaolin  责任编辑:liqiaolin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黄斑厚度及容积的变化。研究指出,无明显并发症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引起黄部厚度及容积的增加,术后7d时自黄斑的旁中心凹和中心凹周围区向中心凹发展,至30d时达到高峰,90d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是否终止临床治疗应以频域OCT检查结果为依据。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5期《上海医学》杂志上。

  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且无手术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30、60、90d进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黄斑部中心子区视网膜厚度(CST)、黄斑容积(CV)、黄斑容积平均厚度(CAT)的情况。

  术前及术后1、7、30、60、90d进行频域OCT检查,所有患者均未见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异常,视网膜内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有序,IS/OS层连续完整无断裂,色素上皮层光滑连续;未见黄斑囊样水肿。与术前比较,术后1和90d的CST、CV、C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7d的C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CAT显著增加(P值均<0.01);术后30和60d的CST、CV、CAT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术后30d的CST、CV、CAT均显著高于术后7、60、90d(P值均<0.0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