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相关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分享  点击数4245  更新时间:2013/5/23 17:19:48  文章录入:liqiaolin  责任编辑:liqiaolin

 

 

  DR治疗概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包括全身和眼部治疗两方面。全身治疗涉及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改善肾功能以及药物治疗。DR是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结果,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止DR进展的重要前提,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接近正常或7%以下,且早期控制效果更好。此外,控制血压也是治疗DR的重要措施。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与DR密切相关,收缩压升高的患者更易发生DR。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下,最好为135/80 mmHg以下。全身药物治疗以羟苯磺酸钙类药物为主,其药理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性。

  眼局部治疗包括激光和玻璃体手术。激光光凝主要用于控制和处理糖尿病患者眼部的缺血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主要用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包括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目的

  DR行玻璃体切割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①去除混浊的屈光间质,防止纤维组织增殖,改善视力,为视网膜光凝治疗创造条件;②解除牵拉,防止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脱离;③去除后极部玻璃体皮质,破坏新生血管的生长支架;④防止玻璃体内的血液对视网膜的毒性;⑤形成液体腔,便于眼内操作和眼内填充,同时加速玻璃体积血的吸收。

  适应证与禁忌证

  将DR的致盲分为两类是有益的:一类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另一类需要择期手术。累及黄斑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玻璃体前皮质纤维血管增殖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导致永久失明。相反,对于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的治疗,即使手术明显延迟也不会明显影响视力恢复。玻璃体切割术主要用于PDR包括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前皮质纤维血管增殖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尤其是累及黄斑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无光感提示有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或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是玻璃体手术的禁忌。此外,角膜混浊、眼表感染和无法经受麻醉也是明显的禁忌。

  手术方法

  麻醉   一般应用局部麻醉,方法是球后阻滞麻醉,术前加少量镇静。

  切口   角膜缘外1 mm全周剪开球结膜,无晶体眼在角膜缘后3 mm,拟保留晶体眼在角膜缘后4 mm处的颞下象限放置4 mm长灌注管,用缝线缝合固定。角膜缘后4 mm处的内直肌及外直肌方位的上方各做一个切口,供眼内照明及切割器械进出。以上是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这三个通道切口均用巩膜穿刺刀完成。

  晶体的处理   若晶体混浊不明显,可满足完成玻璃体手术的需要,则可以不同时进行晶体手术,否则需要同时进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的置入。

  手术关键   手术最重要的步骤是玻璃体及积血的清除,增殖膜的切除或分割,视网膜的复位,彻底止血以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填充物的选择   DR引起眼底病变,要明确是单纯玻璃体积血还是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若没有合并后者,则行单纯玻璃体切除+眼底激光即可;若合并后者,最好行玻璃体切除+眼底激光+硅油。若术中发现视网膜有单纯裂孔,这时在玻璃体切除后,应用气体填充,以保证裂孔的最终封闭。

  住院时间   由于是眼科中的重症,所以一般患者均需住院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若术后如无眼压增高、出血等现象,约10日左右可以出院。

  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单纯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应继续严格控制血糖,保持大便通畅,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尽量少活动。

  对于玻璃体切除同时行硅油或气体填充者,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采取面向下体位或特定的其他体位至少2~3周。对于处于气体吸收过程中的患者,应尽可量减少活动。

  所有患者均应按要求使用局部抗生素和激素滴眼液,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散瞳。

  若出现眼压升高导致眼睛胀痛、严重的视力问题等,应及时汇报医生给予相关处理。

  手术并发症

  任何手术都有可能有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也不例外。其主要并发症有:眼内出血,溶血性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问题,视网膜脱离,角膜上皮延迟修复等。

 

  视力恢复

  术后视力恢复是拟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及其家属颇为关心的问题。术后视力恢复时间首先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