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5年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
作者:会务组  文章来源:第十届全国眼科大会  点击数5198  更新时间:2005/9/6 20:13:45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赵家良教授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赵家良教授,男,194410月出生,江苏启东市人。现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赵家良于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先后任住院医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45-1999年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20009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20019-2005年月5月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1989-1991年和1993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眼科、Doheny 眼科研究所任访问助理研究员,1991- 1992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任访问科学家,1997年在日本国立名古屋病院任访问教授。1994年起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7年起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4年起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1996年起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组长。20009月起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20049月再次当选。20019月起为中华眼科杂志总编辑。2001年起兼任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专长为青光眼和眼科流行病。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6项大型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先后发表论文70多篇。获得北京市和中华医学会的科研成果奖。在国际上获Carl Kupfer国际防盲奖、亚洲太平洋白内障屈光学会奖、亚洲太平洋眼科学会奖。2004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近几年来,他为推动中国眼科的发展而积极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赵东生教授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赵东生教授出生于191312月,1939年毕业于奥地利茵士布鲁克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眼科学会视网膜脱离学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上海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53年赵东生教授正式组建成立国内最早的视网膜脱离专科病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视网膜脱离专科病房,从此开创了我国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历史,成为我国视网膜脱离治疗和研究的创始人。

50年代初赵东生教授首先采用结合推压封闭裂孔和放液的新巩膜缩短术。将裂孔放在条带上,创新了破口直接定位法;创造了切开巩膜挑开脉络膜放液的方法;还改进层间巩膜填压的材料,将人工材料放入层间巩膜增强推顶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50年代国外的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为55%~60%,而以赵东生教授领衔的视网膜脱离病房的手术成功率可达到87%。

1971年,赵东生教授在国内最先采用硅胶替代传统的涤纶作手术材料,避免了原有材料腐蚀性的缺点。1978年研制成功国产玻璃体切割机并成功进行了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赵东生教授在国内最早认识到玻璃体膜对RD的形成以及手术预后的影响,于1979年提出了视网膜脱离的膜形成和分级学说,被同行称为“赵氏膜形成分级法”,而国外类似的分级是在1983年。在RD分级、手术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上有重大意义。

赵东生教授始终致力于提高全国的视网膜脱离诊断和治疗水平,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全国视网膜脱离学习班,为推广我国视网膜脱离手术开展奠定了基础。

赵东生教授主编了视网膜脱离专著《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学》,以及《眼科手术学》、《眼胚胎学》等,参编《眼科全书》等多本专著。曾获得我国第一届国家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2004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历届眼科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2002 张士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2004 廖菊生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眼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