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眼科年会
我要在14号和老板一起参加美国眼科年会,在芝加哥待一个周,19号去克里夫兰。虽然这个会议的名字是“美国眼科年会”,但是眼科专业里的人都知道,它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会议,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会议。每年都会有数万眼科医生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参加会议,交流,掌握眼科临床技术的进展。说起眼科年会,美国每年在眼科方面有二个大的会议,一个是AAO年会,一个是ARVO会。老板告诉我,前者是眼科临床医生交流临床技术的大会,后者是进行眼科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进行交流的大会。这两个会议分别代表了当今世界眼科学界的最高水平。我这次来美国比较幸运,这二个会都赶上了。刚来美国时赶上开第一个会,我回国前会去开第二个会。
会场的壮观、有序、整洁是以前无法想象的。虽然也参加过国内的眼科年会,可是从组织上看还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我绝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客观地讲)。从规模上,这次年会共有三万人参会,分为retina, glaucoma, cornea, neurophthalmology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分会场。每个会场都有几千张椅子及巨大的投影屏幕(记得是二到三个),而且音响效果都很好。在这种地方开会有时候觉得就象住在五星级宾馆里一样,人的自我尊重及对别人的尊重就会很强烈地体现出来。其实这样好的会场我们国家早晚也会有,只是一个资金和建设的问题。奇怪的是,我提前一天去看过会场,只有数个工作人员,但是也没有见到忙碌的样子,一切都已经就绪。当然那是个会议中心,组织起来会比较有经验,虽然规模很大,人很多,但是他们的大会组织得真是可以用滴水不漏来形容,远非亚运村的什么国际会议中心所能比。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会基本没有听到什么领导发言之类的,也没有什么领导贺电贺词这些表面的东西,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开场白,一上来就是每个人发言都按顺序上台发言,时间控制非常好,下一位发言者在下面等候,一位发言都走下台的时候就是另一位发言都走到台上的时候,见解非常紧密,而且投影的配合也十分到位,没有中间卡壳放不出来的时候。时间表上写的中午12点结束,误差不会超过5分钟。下午的会接着开,也没有领导发言,开门见山就是报告。大会提供三餐,很简单但是精致的自助,大家也没有拥挤的现象,都自觉排队,一个接一个。门口的出租车都是很有序,也有专门的组织。
不过这个会有个缺点,就是临时注册效率太低,我当时没有提前网上注册,是临时注册的,一大早去排队等了快二个小时才排到,虽然人多,但是由于服务人员看起来都是一些志愿都一样的人,甚至还有老太太,看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敲键盘,真是着急。有一点,态度是十分友好的,绝对不慌不忙,而且听到有的医生抱怨,也是很真诚地倒歉,很真诚,而且解释说,每年都是这个样子,没有办法。
我着重听了视网膜专题一个会前会的讲座,今年不少发言者提到了macugen的临床治疗效果,看起来是一个新的临床进展了。还有不少作者展示了一些很漂亮的手术照片及录像。不过说实话,他们提供的照片是很漂亮,可是我们临床上象那样的手术照片和录像也是很多的,至少我认为我老板的手术做得是可以和他们比美的。也许是语言的原因吧,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才能让世界眼科去认识中国的眼科,我们的眼科也要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世界眼科。当然,我觉得国内一些大的医院的治疗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但是我们需要交流。很遗憾的是,在那个会场没有见到中国的代表到台上发言的。在会场下见到国内一些顶级的教授们,大家一起聊(我当然只是一个小听众),觉得中国眼科还要很努力,以后要在这样的国际性会议上有一席之地。这次大会,谢立信教授的一个poster被大会接受了,而且做了展览,记得是关于儿童晶体方面的,好象还获了奖,这已经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了。在会场上听到别人的发言,想了很多,我想我们国家真的有很多教授,他们有实力去站在那个讲台上。我们要总结,要敢于交流。别的国家的医生谈的topic看起来似乎是我们平时临床中很常见的东西,但是他们真的注重发现问题并解决和总结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会场上有幸见到老板以前经常在开组会时跟我们年轻住院医讲的一位中国学生,在美国做住院医然后独立在加州开诊所的主人公。他的诊所开得很好,有服务好,肯吃苦,据说现在已经有规模了。人看起来匆匆忙忙的样子,有点疲惫,但还是挺精神的。他和老板关系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