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角膜变性疾病有哪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眼科热线  点击数1281  更新时间:2005/5/24 13:52:0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角膜组织退化变质并使其功能减退者称之为角膜变性,临床最常见的有:

  带状角膜病变:为钙质沉着性角膜变性,发生于慢性眼病或钙、磷紊乱的全身性疾病后。表现为睑裂暴露区角膜出现钙质性灰白或白色的混浊斑。

  Salzmann结节状角膜变性:在陈旧性角膜炎或慢性角膜炎(如泡性角膜炎、沙眼、实质性角膜炎)的角膜上逐渐形成一种类似“瘢痕疙瘩”的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在其多年前患病的角膜上连续出现1~9个散在的、隆起的灰白色或灰蓝色纤维性结节。

  脂质性角膜病变(继发性):常发生于角膜外伤后或慢性基质性角膜炎时,角膜深层常有血管新生。当患者的全身性脂质代谢紊乱或血脂过高时,脂质会从位于角膜实质层内的纤维血管中溢出,而沉着于病灶内。表现为角膜基质层内黄白色混浊。

  老年环:病因多与高脂蛋白血症的第Ⅱ型和第Ⅲ型有关。因此本病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角膜缘血管通透性增强与高脂蛋白血症。本病为双眼病,如出现单眼发病时,在未出现侧,可能有颈动脉阻塞性疾患。本环的形成先从下半角膜周边部开始,裂隙灯下可见混浊在深部近 Descemet膜前的实质层内,呈灰白色,缓慢地向前,环形扩展。中年以后,上半角膜周边部亦开始混浊。约在60岁时,角膜上、下两环逐渐汇合。角膜环约2mm宽,环与角膜缘之间有一条透明带(约0.3~lmm宽)相隔,是为Bowman层止端处。

  Terrlen角膜边缘变性:病因不明,比较少见。通常为双侧性,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表现为角膜鼻上侧周边部发生混浊及血管新生,然后角膜基质层发生进行性的变性与变薄,在角膜边缘部出现半月形陷沟,在眼内压的影响下逐渐变薄,沟底部向外膨隆,而出现高度散光,最后亦可导致角膜穿孔,使视力大为减退。病理改变表现为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变性和脂肪浸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