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类型 答: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在中国范围内的普及,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屈光手术类型似乎也出现在患者面前。其实,目前而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只有以下四种,其它的无非是巧设名目,混淆视听而已。 LASIK: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是在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治疗近视眼的更先进的一种屈光性角膜手术。其基本操作方法是先在角膜表面形成直径约8.5mm,厚度约160微米的角膜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对中间角膜基质进行切削,之后再将角膜瓣复位。此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因而最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技术。 LASEK:全称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是新一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方法,可以说是PRK的改良方式。与LASIK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用显微角膜刀来做瓣,而是用角膜上皮环钻切出一个厚度为60-80微米,直径8-10毫米,蒂的弧度为30度的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散光的目的,而后复位上皮瓣,避免了LASIK手术制作角膜瓣时可能出现瓣制作不良的危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瓣下上皮植入、瓣不规则愈合引起的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由于上皮瓣厚度为60-80微米,所以为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的患者解决了厚度问题,同时对于此类患者,安全性也提高了。 PRK: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是利用准分子激光的高光子能量对生物组织产生光化学分解作用,用电脑控制激光的能量强度,发射频率和光圈大小等参数,直接对角膜光学区进行切削,切削深度精确,切削面光滑,而对临近组织无损伤,因此被用来改变角膜表面弯曲程度,降低角膜曲率以矫正近视和散光。目前此手术在国内已渐被LASIK及LASEK取代。 WG-LASIK:波前像差引导下的LASIK手术,也就是称之为个体化切削激光手术。个体化切削技术可用波前像差仪检测眼的整体像差,包括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人眼像差有30余种,包括角膜像差、晶体像差等等。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体化切削技术则可处理高阶像差。将眼球像差仪分析系统与准分子激光机治疗系统连接,即可全面矫正人眼像差,使术后裸眼视力有可能接近或达到3.0的人眼极限视力。对眼睛来说,个体化切削就是一种“量体裁衣”的技术。这是目前激光手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从它们的发展时间来看,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经历了PRK→LASIK→LASEK→WG-LASIK的历程,目前是LASIK与LASEK主流并存,WG-LASIK为新的发展趋势的一种局面。医学上并不存在所谓的“超级”、“顶级”、“高度安全”、“专业级”和“第几代”激光手术之分。患者经检查后方能确定适合哪种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没有哪种手术是最好的,只有哪种是最合适您的。
LASIK与LASEK,您做何选择? 答:前面介绍了LASIK与LASEK,两者虽然都是准分子激光手术,但是由于手术方案的不同,两者的适应征也是不一样的,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一,术前: 由于LASEK切的是上皮瓣,比LASIK的角膜瓣更薄,为一些度数高相对角膜较薄的患者节约了角膜厚度,所以一些无法做LASIK的患者可以考虑做LASEK手术。 二,术中: LASIK:只切削了角膜基质层,之后再将角膜瓣复位,此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因而最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手术过程是快速且无痛苦的。但是瓣的制作是其并发症主要来源,可能产生角膜瓣不规则、穿孔、游离、移位、脱失,角膜上皮植入或内生,甚至瓣融解等。 LASEK:切取的是上皮瓣,并破坏了角膜前弹力层,从而导致术后患者反应较重,恢复及用药时间较长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但是与LASIK同样,手术过程同样是快速且无痛苦的。 三,术后: LASIK:愈合反应轻、恢复快、痛苦少,通常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清楚视物,基本无痛苦感;极少出现角膜雾状混浊Haze;术后用药时间较短,通常一个月左右。 LASEK:术后反应重,恢复较慢,通常需二周甚至更长,方无痛苦感,视力接近术前预计水平;上皮异常愈合,较易出现角膜雾状混浊Haze;术后用药时间较长,通常3-6个月左右,且由于激素使用时间较长有产生眼压升高的可能。 综上,LASIK由于相对快速,简便,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小,且手术预测性较好,而成为大部分人的首选;然而对于一些度数高相对角膜薄,又希望摘掉眼镜的朋友,LASEK也是您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波前像差?什么是个体化切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