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用癌症患者所捐献的角膜进行移植引起争议。癌症患者的角膜到底能不能用?有关眼科专家在解答这一问题后,更希望记者关注中国200万角膜盲患者面临的无角膜可用的困境——使用癌症患者角膜凸显“角膜荒”
癌症患者角膜可以用
北京同仁医院眼库主任、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委员潘志强说,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部《眼库管理标准》已经明确了角膜移植的禁忌症,主要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克雅病等传染病和急性白血病、急性播散性淋巴瘤等,并没有出现医学教科书中提到的“恶性肿瘤特别是长期做放射治疗或长期应用化学治疗者”。
“在起草这个文件时,也讨论过恶性肿瘤患者的角膜能否移植的问题。”潘志强介绍,据2009年美国眼库统计报告,2009年死于疾病的角膜供体总数为53786人,其中死于癌症的有10002人,占总数的18.6%。美国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对接受患有各种全身性恶性肿瘤的供体角膜的73名病人,平均随访127个月,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相同的恶性肿瘤会转移到任何受体。“美国眼库的管理标准全球最严格,我们参考了他们的标准。讨论的结果是,大家认为癌症患者的角膜可以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尹连荣告诉记者,角膜没有血管和淋巴,相当于封堵了癌症转移的途径,所以癌症患者的角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潘志强告诉记者,癌症患者的角膜能不能用,争议的根本点在于,癌症患者的角膜能否用于为恢复视力而进行的全层角膜移植。因为用于修补角膜的板层移植一般使用干燥角膜,而干燥角膜要经过脱水处理,因此完全可以使用癌症患者的角膜。为恢复视力而进行的全层角膜移植,使用癌症患者角膜时就应该慎重。无论角膜来自何种供体,先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等微生物筛查。检测不合格或者死因不明确的供体,就绝对不用。
大部分眼库在唱“空城计”
实际上,临床上应用癌症患者捐献的角膜的背后,更多凸显了“角膜荒”的无奈现实。
潘志强说,我国目前有超过200万角膜盲患者,但每年只有3000名至5000名角膜盲患者可以接受角膜移植。以北京同仁医院为例,目前有1000多人登记需进行角膜移植,但至少要等3年才会有合适的供体材料。
潘志强说,从1990年同仁眼库建立至今,有5万人有过捐献角膜的意愿,而实际捐献的比例却很小。此外,2003年对2000名有捐献意愿的人作的调查显示,92.8%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对于角膜捐献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潘志强说,“我们现在的宣传重点放在老年社区或者临终关怀医院。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效果仍旧很不理想。”
“现在同仁眼库里保存有近300个干燥角膜,用于板层修补等治疗型手术没问题。但是能让患者恢复视力的新鲜角膜,还十分缺乏。”潘志强说,目前国内大型眼库有七八家,小型眼库有30家左右。从他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眼库都唱起了“空城计”。
动物角膜利用正在研究
据了解,为了应对角膜移植面临的困境,科技部、卫生部等正在组织进行猪眼角膜移植研究。但是动物角膜移植面临免疫排斥反应、人畜共患疾病传播、伦理等几大问题。“首先要解决免疫排斥反应。”潘志强说,还要考虑到猪身上难以去除的逆转录病毒会不会转移到人身上。这个过程很复杂。
他告诉记者,目前还有类似于隐形眼镜的人工角膜,但这种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人工角膜并不适宜大部分人群,其组织相融性还不确定。
“什么材料都比不上人捐献的角膜。目前大约1/4的角膜盲病人是孩子,角膜移植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潘志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