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
症状
①潜伏期约为5~12天,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
②双眼发病,眼部发痒、异物感及迎风流泪。
③结膜充血、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康痕形成。
④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脚。
⑤结膜刮片染色检查有时可见沙眼衣原体。
沙眼临床分期:
I期——进行期,活动期。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一—退行期,自聚痕开始发现至大部变为瘴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III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治疗
①药物治疗:0.05%~0.1%酞丁胺,0.1%利福平,15%磺胺醋酸钠等眼药水,每日4次滴眼,连 续3~6个月。亦可采用间歇疗法,每月滴眼5~7日,共6个月。每晚睡前用抗生素眼膏涂入结膜囊内可 增加疗效,常用0.5%四环素,0.5%红霉素眼膏等。
②口服药物:一般在用上述眼药满眼时,口服螺旋霉素、四环素、新绿素、强力霉素等可有显效。孕妇 及7岁以下的儿童禁用四环素。
③并发症与后遗症需手术治疗。
预防
①避免接触传染,严格管理旅馆,浴池;理发等服务行业,公用盆洗用具须严格消毒。
②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广泛宣传卫生常识。
③提倡每人一巾,养成不用手揉习惯。
④沙眼病人与健康者分用毛巾,手帕等以防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