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知识 >> 医疗保健 >> 健康教育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眼科热线 点击数:1423 更新时间:2005/5/24 16:20:13

    老年性白内障是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变性混浊,多发生于50岁以后,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常为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其发病可能与各地日光紫外线辐射强弱有关。

病因及危险因素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全身衰老和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我国老年性白内障的另一特点是发生年龄比国外要早,但其发展程度比国外要缓慢。随着人类平均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老年代谢缓慢、发生退性变有关。


症状表现
    
    老年性白内障的症状,除渐进性视力减退外,眼部无酸疼不适感。

    根据混浊发生部位的不同,此病的体征表现不一。

    1.皮质性白内障  按其发展进程,皮质性白内障可分为四期:

    (1)初发期  混浊多开始于晶体周边部的皮质内,呈灰白色楔形,其尖端朝向晶体中心,以后在上部及两侧也相继出现类似的混浊,逐渐形成辐射状混浊块。但晶体中心尚未受累,仍然透明,视力不受影响。因此,一般不易被发现,只有在散大瞳孔后才可能见到混浊。

    (2)未熟期  晶体混浊逐渐扩展,视力逐渐受到影响,晶体皮质不断吸收水分而膨胀,且常合并有水裂和板层分离现象。但前囊下的皮质尚未完全混浊,仍遗留有一透明区,应用斜照法检查时,在光线投影的一侧能见到虹膜投影。由于晶体皮质的肿胀和体积增大,虹膜被推向前,前房变浅,一些有青光眼素质的病人,常因此而诱发青光眼发作。

    (3)成熟期  晶体由膨胀转向消退,恢复原来体积,前房恢复正常深度,皮质完全混浊,整个晶体呈弥漫性乳白色。而未成熟的放射状条纹仍隐约可见,虹膜投影消失,视力下降,仅能辨认指数或光感,光定位良好。此时是白内障摘除的最佳时期。

    (4)过熟期  成熟的白内障经过若干年后,皮质分解或液化,原来的纤维结构完全破坏,放射状条纹消失,皮质成乳状物。因脱水使晶体囊膜松弛而皱缩,晶体核下沉,前房变深,虹膜失去支撑而出现震颤。此期可出现囊膜破裂,溶解的皮质外流而引起过敏性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跟。此期手术的难度虽然很大,也应及早摘除。

    2.核性白内障  晶体的混浊开始于核心部,初期呈灰黄色,以后转为棕黄色或棕黑色。散瞳后见晶体中央呈盘状混浊,周边部为透明区。核性白内障的临床过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极为缓慢。


治疗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仍以手术摘除为主。但初发期可试用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C和B2等。用滴眼剂、白内停眼药水或卡他林眼药水,可延缓病程的进展。

    手术治疗前要对眼部和全身情况作详细检查,光感良好、光定位准确、红绿色分辨良、眼压正常、眼球无其他疾病者,适宜作手术治疗。否则,手术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白内障术后,因失去晶体成为无晶体眼,需配戴10D左右的凸透镜加以矫正,以提高视力。如在术眼内置入人工晶体,可获得较好视力。
      
    对晶体混浊程度与视力减退程度不相称者,应考虑是否合并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切勿随便诊断为白内障而延误其他眼病的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囊内摘除术和囊外摘除术;囊内术有囊镊夹出术、冰冻摘除术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可按具体情况和技术条件而选用。对需要置人人工晶体者,需进行现代囊外摘除术。对年老体弱及不适宜作摘除术,或不具备摘除术条件,可采用白内障针拔术,尽量恢复有用视力。

眼科资讯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眼科资讯:

  • 下一篇眼科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