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引起失明的患者日渐增多。在西欧国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四大主因之一。目前我国也同样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比过去延长了,导致眼睛失明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了。
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会影响全身许多器官。当它侵袭眼睛时,引起的病变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以及眼肌,其中视网膜的病变最常见,也最严重。患病时间越长,其发病率也就越高。据国内医疗文献统计,糖尿病病人在5年内有30%会并发视网膜病变,10年内有50%,15年内有60%,25年内则有80%。从以上的统计数字不难看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现阶段最普遍、也最严重的失明原因,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注意。糖尿病属内科内分泌疾病,在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时,最早表现出的是眼睛病理改变,如果发现视模糊或眼前突然出现许多黑点时,最好尽快到眼科就诊。确诊的糖尿病人,平常要定期查血糖,并定期跟眼科医生联系复查眼底,防范眼睛发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的是,患糖尿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肾脏病,更要及时治疗,因为这两种合并症会使视网膜病变恶化,甚至产生突然失明的危险。
失明原因分析
糖尿病怎样引起视网膜病变?其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糖尿病人初期的眼底变化是视网膜静脉轻度扩张,以及少数微血管瘤出现。随病情演变,视网膜会慢慢出现一些斑状或点状出血,以及黄白色的脂性渗出物。进一步发展,这些病变继续增加和扩散,脂性渗出物相互融合。视网膜中心区黄斑部也开始水肿,视力会逐渐下降。从我们临床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网膜血管渗透性改变,以及小血管闭塞。
由于渗透性改变使血液中一些成分渗入视网膜中,形成水肿而影响视网膜功能。
小血管的闭塞常引起视网膜组织缺氧,导致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剥离。临床上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致可分为增殖性与非增殖性两种。有新生血管发生或玻璃体出血的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没有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变化,而只有视网膜病变者为非增殖性病变或称基幕型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病程进行中毛细血管闭塞的情形不断发生,有棉絮状软性渗出物,静脉血管念珠状改变,动脉硬化与小血管阻塞。在视神经乳头或视网膜上生长出新生血管,当受到玻璃体牵引时而出血,流入玻璃腔中,此时病人看到许多浮游物体或蜘蛛网状的影子。旧的出血虽然会慢慢被吸收,新的出血又不断发生而产生血凝块,影响外界的光线进入眼内。由于反复出血使视网膜产生纤维组织,纤维组织的不断产生和牵拉,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导致眼睛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