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外肌止断肌腱本体感受器切除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研究 |
|
作者:王乐今 …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眼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30 9:49:58
|
|
[摘要]
目的:2003年美国俄亥俄洲立大学报道利用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对10例没有中间带的眼球震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后的断端缝合在肌肉止端),利用视动性眼震仪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眼球震颤的幅度和频率,随访1年,发现眼球震颤的幅度和频率明显减轻,有效率达90%。本文作者利用两种手术方法(第一种为切除后的断端缝合在肌肉止端,第二种为切除后的断端缝合距离肌肉止端相应的巩膜上,前者相当于切除合并肌肉缩短,后者相当于单纯切除)探讨该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病例和方法:病例选择7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患者共20例,眼球震颤表现为没有中间带的患者,男女不限,眼底没有病变。手术前后利用视动性眼震仪观察患者眼球震颤的频率和幅度,并描记100秒曲线。对平均的频率和幅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方法:一种为切除后的断端缝合在肌肉止端,第二种为切除后的断端缝合距离肌肉止端相应的巩膜上,前者相当于切除合并肌肉缩短,后者相当于单纯切除。随机分为两组,取10例患者行第一种手术为第一组,其他10例患者性第二种手术为第二组。
结果:第一组的手术前后频率和幅度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第二组的手术前后频率和幅度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第一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第二组。
结论:第一种手术方法明显好于第二种手术方法;单纯的本体感受器切除并不能明显减轻眼球震颤的频率和幅度(与美国的提法相反);感受器切除合并眼外肌张力的增加是减轻眼球震颤的主要原因。
|
|
|
会议投稿录入:wanglj_pue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上斜肌麻痹性斜视及手术治疗进展概况 下一篇会议投稿: 保留睫状前血管的上下直肌移位术治疗外直肌全麻痹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