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裂孔的早期愈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1年1月-2003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5例25眼,所有病人均采用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和16%全氟丙烷(C3F8)充填。术后保持面朝下体位至少2周。采用裂隙灯、前置镜,OCT检查观察手术后1个月内的黄斑裂孔的关闭情况。手术后第1周内每天检查,14天,21天和28天行常规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根据手术后玻璃体腔气体吸收的情况行OCT检查,当气体吸收超过50%,黄斑部露出时即行OCT检查。 结果 25眼中23眼术中完整的撕除黄斑裂孔周围内界膜,2眼未能完整撕除裂孔旁的内界膜。在手术后24-48小时,23眼裂隙灯及裂隙灯前置镜检查未发现黄斑裂孔的形态,1个月内的OCT检查证实23眼黄斑裂孔均闭合,裂孔闭合率为92%,随访期间未发现裂孔再裂开现象。未闭合的2眼均为手术中未能完整撕除内界膜眼,1眼为3期黄斑裂孔,1眼为4期黄斑裂孔,在随访期间未见裂孔关闭。术后早期黄斑裂孔关闭的23眼的OCT形态主要表现为2种:1)正常的中心凹形态(简单闭合),15眼(65.2%)表现为此种形态, 2) 桥样结构:8眼(34.8%)表现为此形态。.结论 大部分特发性黄斑裂孔在手术后极早期即已关闭, 提示特发性黄斑裂孔在形成过程中不伴局部的视网膜组织缺损或缺损极少,手术解除玻璃体,特别是内界膜的机械牵拉后视网膜可复位,裂孔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