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微切口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高阶像差和光学质量对比研究
作者:姚克 汤霞…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中心 310009  点击数969  更新时间:2006/6/26 23:19:31  文章录入:Xiajing_Tang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客观评价比较微切口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高阶像差和光学质量。 方法 60位白内障患者(60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眼分别接受微切口白内障手术(micro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MICS)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于术后一月分析患者角膜散光,5mm光学区至第六阶的角膜高阶像差以及5mm瞳孔时角膜0.5MTF和0.1MTF植。 结果 术后一月,MICS组角膜平均散光值明显低于SICS组( 0.78±0.38 D vs 1.29±0.68 D, P=0.001)。波前像差检测显示两组高阶像差总量、球差、彗差和三叶草等RMS值都无显著差别。另外,与SICS组相比,MICS明显提高角膜的0.5MTF值(3.13±0.30 cpd vs. 2.75±0.63cpd, P=0.005),但两组0.1MTF值无明显差异(9.37±3.72 cpd and 7.24±3.43 cpd,P=0.136)。 结论 与SICS相比,MICS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提高角膜光学质量。但是,MICS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