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屈光参差性弱视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筠萍 唐…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410011  点击数1304  更新时间:2006/6/28 22:37:54  文章录入:amyli111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分析屈光参差儿童形成弱视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弱视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通过跟踪观察近28个月(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就诊,年龄在3至14岁的260名患者,其中有210名患者确诊为屈光参差(既往无任何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及其它眼部器质性病变史),余下50名没有任何屈光参差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这260名患者中筛查出弱视患者,并分析形成弱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分析的因素主要有屈光参差类型及程度、首次就诊发现屈光参差的年龄、最初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和是否伴随斜视。 结果:通过筛查发现:(1)当近视屈光参差〉2D,远视屈光参差〉1D,复合近视散光或复合远视散光〉1.5D,弱视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高度屈光参差(远视或近视大于3D)尤为显著(2)首次就诊发现屈光参差的年龄愈晚()6岁),弱视的发病率愈高。(3) 最初的矫正视力愈低(<0.1),弱视的发病率也随着增高。(4)屈光参差同时伴有斜视的患者,弱视的发病率较不伴有斜视的患者明显增高 结论:屈光参差儿童形成弱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近视屈光参差〉2D、远视屈光参差〉1D、复合近视或远视散光〉1.5D、首次就诊发现屈光参差的年龄愈晚()6岁)、最初矫正视力低下(<0.1)以及同时伴随斜视。其中高度屈光参差(远视或近视)3D)是弱视形成的高危因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