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附加病变的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吕骄 赵培…  文章来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 200031  点击数1186  更新时间:2006/6/29 22:03:45  文章录入:cherryfcl  责任编辑:毛进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II区2期+中附加病变的三项指标及病变的转归,以进一步探讨这些指标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后的联系。 方法:回顾分析15个早产儿30只病变眼(初诊时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II区2期+)病史及RETCAMII眼底照片,依据病史分为3组:第一组为未激光治疗病变自然退化组(10只眼),第二组为激光治疗后病变退化组(10只眼),第三组为激光治疗后病变仍继续进展组(10只眼)。分别分析这30只眼的RETCAMII眼底照片中初诊时的附加病变的范围(象限数),病变处动静脉比值,动脉迂曲程度(tortuosity index,简称TI值)等3个指标来衡量附加病变的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组病变的3个指标有显著差别,病变象限数依次升高(p<0.05),动静脉比值依次降低(p<0.05),TI值依次升高(p<0.05)。 结论:附加病变的象限数,动静脉比值,动脉迂曲程度(TI值)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后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这些简单明了的客观数据指标来对病变的转归进行预测并指导激光干预时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