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儿童白内障术后早期的屈光变化
作者:何春燕  …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重庆 400038  点击数975  更新时间:2006/6/30 9:24:24  文章录入:chenlf5468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后早期的屈光变化,了解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提高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获得最佳视功能的预测性。 方法:观察15例白内障患儿,年龄为1岁10月至10岁,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患者11例20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4例4眼。所有患者不合并角膜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均在全麻下接受了白内障吸除、后囊切开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各参数测量均在全麻下由一人进行,包括双眼角膜曲率、眼轴、前房深度和SRK-II公式人工晶体度数的测量。对不同年龄患者选择保留相应的轻中度远视的人工晶体度数植入:2-3岁保留+2.0~+3.0D;4-5岁保留+1.0~+2.0D;6-7岁保留0-+1.0D;8岁以上保留-1.0~0D。记录术后预留的屈光度数和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术后1-3月验光复查,记录实际的屈光度数,比较预留的屈光度和术后早期实际的屈光度数有无差异,分析其原因。 结果:15例患者均行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的人工晶体预留屈光度数平均为+1.08D,术后1-3月验光的实际屈光度数平均为+1.66D。 结论:儿童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术后早期的实际屈光较术前理想的屈光轻度偏向远视,二者差异不大,说明所采用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方法预测性较为可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