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青光眼视功能的丧失主要是由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死亡。而后者主要源自眼内压(IOP)的升高。探讨眼内压增高是如何导致RGCs死亡却往往受阻于缺乏能够很好模拟临床青光眼发生时间关系的动物模型。DBA/2J小鼠具有作为青光眼模型的很多特质。本文就是利用DBA/2J小鼠具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成青光眼的这一特性来探讨眼内压和 RGCs的关系。
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定量地评价DBA/2J小鼠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小鼠的眼内压由servo-null micropipette系统测量获得,视网膜局部RGCs死亡的特点则通过计数逆行标记后的RGCs获得。
结果 DBA/2J小鼠在7周大时眼内压的基压为16.6 ± 1.2 mm Hg,之后眼内压增高一直持续到12个月。眼内压的高峰在6个月,为25.2 ± 1.2 mm Hg。 而RGCs数量的减少一直到12个月才出现,与C57/BL6小鼠RGCs数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并且视网膜周边部的RGCs受累最多(p<0.05)。
结论 眼内压增高先于RGCs死亡数月。视网膜周边部的RGCs受累为主。本文的研究扩大了我们对DBA/2J小鼠更多的认识。为进一步利用DBA/2J小鼠作为青光眼模型研究RGCs变性发生机制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本文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85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0933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x)和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No. 2005#55),以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Y-10009)和防盲基金会联合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