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与多焦视网膜电图
作者:宫媛媛  …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上海市武进路85号 200080  点击数1962  更新时间:2006/6/30 17:57:35  文章录入:gongyy  责任编辑:毛进
摘要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f-ERG)的特征及其与荧光造影、黄斑区厚度及视力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40人41眼,分别行多焦视网膜电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多焦视网膜电图选取中央4环内(约13°),分为黄斑中心凹及其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共5部分,与OCT视网膜厚度分析相对应。荧光造影观察黄斑区拱环情况,以拱环破坏≥50%为缺血组。 结果 黄斑各部位视网膜厚度与Mf-ERG各波反应密度负相关,与潜伏期呈正相关,且与潜伏期相关程度较高。其中中心凹及其鼻侧,下方与各波的相关性较好。 其中荧光造影显示黄斑缺血组与非缺血组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中心(1+2环)N1、P1波潜伏期、振幅有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波与视力无相关性。 结论 Mf-ERG与荧光造影、OCT相结合能更好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受损状况,其黄斑区形态与功能改变不完全一致,与部位有关,中心凹及其鼻侧、下方厚度改变对Mf-ERG各波影响相对较明显。潜伏期是较敏感的观察指标。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荧光造影所显示的黄斑区血供状况相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