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个体化切削和超常视力
作者:赵炜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全军眼科研究所 710032  点击数1669  更新时间:2004/5/28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造成了模糊的视网膜成像,从而使眼不能很好的完成视觉任务。消除近视、远视以及散光引起的模糊是屈光治疗的基本手段,通常的方法有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人工晶体植入,乃至目前风靡的角膜屈光性手术。近来在屈光手术上的进展,如波前检测技术及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成熟,以及优越于传统手术的个体化切削的出现,使矫正眼的全部光学缺陷,达到超常视力成为可能。因此有人认为,21世纪的目标将是消除由于高阶像差(不规则散光)而引起的视觉模糊,达到最佳的视网膜成像,实现“超常视力”。因此人们对极限视力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有研究认为理论上极限视力大概介于1.67到4.0之间,并依赖于瞳孔直径。但是,视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首先在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的过程中,会受到衍射、散射的限制;其次,在矫正像差的过程中,虽然传统的屈光手术以及目前的个体化切削能够矫正低阶像差,甚至高阶像差,但是由于高阶像差会随着调节、泪膜挥发破裂导致的厚度变化、眼球的振颤、随着年龄增长角膜与晶体间像差平衡的改变从而在短期内变化及缓慢变化,从而限制了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理论上,完美的矫正像差仅能得到受到衍射限制的视网膜成像。即使假设我们通过完美的个体化切削能够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但是由于光线是多色谱的,并非我们测量像差时假定的单一波长的光线,因此存在色差,在目前同时纠正单频像差以及色差是不可能的。 最后,由于视网膜成像要受到视网膜感光细胞采样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处理的影响,极佳的视网膜成像并非能够被大脑识别。因此,超常视力并不近在眼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