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轴性高度近视眼直肌PULLEY功能位置的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樊兆珊  …  文章来源:山东省立医院眼科   点击数1497  更新时间:2006/7/4 0:07:17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用MRI研究轴性高度近视眼4条直肌Pulley的功能位置,探讨轴性高度近视继发性眼球运动障碍的病因。方法 轴性高度近视12例(22眼)根据眼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有无眼球运动受限分为A、B两组。A组无眼球运动受限;B组有眼球运动受限。应用动态MRI技术,获取眼球原在位及上转、下转、内转、外转位时的冠状位MRI图象。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层面MRI图像眼球垂直方向转动时水平直肌、眼球水平方向转动时垂直直肌的横截面质心,根据其坐标值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统计求得眼球垂直转动时内、外直肌径路及眼球水平转动时上、下直肌径路直线回归曲线斜率变化最大的一点(直肌Pulley的位点),将A组、B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正常对照组4条直肌pulley的位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正常对照组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pulley的位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外直肌pulley的位点较正常对照组向颞下移位(P<0.01);A组与B组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pulley的位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较A组外直肌pulley位点向颞下移位(P<0.05)。结论 外直肌Pulley的位点向颞下移位可能是引起轴性高度近视继发性眼球运动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