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建立兔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②将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兔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3个实验组兔则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③观察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④于兔角膜碱烧伤后3个时间点,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兔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兔角膜HE染色情况。结果: ①角膜大体情况观察: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并随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而大体情况渐好。②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在各时间点上,各实验组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在第7d有较高表达,14d达到高峰,28d时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01),各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随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而减少(P﹤0.0001)。④角膜HE染色情况:第7d各组角膜上皮水肿、增厚,基质细胞排列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及大量新生血管浸润;14d达到高峰,28d时明显好转。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在第7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较高表达,14d达到高峰,28d时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各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随三氧化二砷剂量的增加而减少。⑥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论: ①三氧化二砷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②兔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③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④局部应用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未见兔眼部不良反应发生。⑤三氧化二砷有望成为防治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新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