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胚胎视网膜短期、中期和长期保存的结构观察和活性变化
作者:李世迎 阴…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重庆400038  点击数1464  更新时间:2006/7/7 14:00:43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讨人胚胎视网膜的短期、中期及长期保存的适宜方法和最佳时间,为临床视网膜移植的供体保存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取21例12~35周健康流产人胚胎的单眼,无菌操作下取得赤道部四个象限的视网膜93片,进行Ames’液、角膜中期保存液(DX液)、负80度冰箱、深低温程序降温仪4种方法的保存,并通过台盼蓝染色和MTT比色法检测保存后细胞活性率,HE染色评估其保存后组织结构改变。 结果:台盼蓝计数和MTT法检测到的细胞活性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台盼蓝计数的结果显示:新鲜取材时人胚胎视网膜活细胞比率为94.79±2.85%;组织学观察见视网膜层次清楚,排列紧密。Ames'液短期保存时间在4小时内效果最佳,活细胞比率大于80%,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正常;最长不应超过6小时。DX液中期保存1-2天时较好,活细胞比率大于77%,视网膜各层排列正常。负80度冰箱中期保存1周时尚可,活细胞比率为63.8%,视网膜各层排列较正常。在长期保存1月时,深低温程序降温后的效果好于负80度冰箱,活细胞比率达69.46%,但深低温保存2月时降至50.15%,细胞间隙扩大、节细胞层和视杆视锥层部分肿胀。 结论:人胚胎视网膜的短期保存在Ames'液中不应超过6小时,中期保存在DX液中1-2天时较好,长期保存1月时,深低温程序降温后的效果好于负80度冰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