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半脱位合并前房玻璃体疝的手术效果。
方法:7例(7眼)由于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半脱位合并玻璃体脱出到瞳孔区的患者,病程7~30日。悬韧带离断范围在1象限左右。房角镜检查未见明显房角后退,且房角大部分为宽角或窄Ⅱ以内,3眼房角为窄Ⅲ,均不超过2象限。晶状体透明。视网膜震荡2眼。均采用保留晶状体的前部玻切术治疗。手术过程:应用眼力健公司SOVEREIGN锐灵超声乳化仪。采用球周麻醉。行板层巩膜隧道切口和辅助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将灌注和玻切头分开操作,切除前房玻璃体,切割速率450次/分,吸引负压为50~100mmHg。切割完毕,卡米可林缩瞳,瞳孔圆形。部分患者行虹膜周切。术后按常规处理。
结果:术后前房反应均较轻。2例病人因外伤性散瞳引起瞳孔散大明显,术后瞳孔区仍残留部分玻璃体。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例,局部应用派立明点眼,眼压控制好,停药后眼压维持正常。随访3~6月,所有患者裸眼和矫正视力均有提高。
结论:近年来,对于白内障超乳术中出现的后囊破裂引起的玻璃体脱出,低灌注和低负压的双手操作的前部玻切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术式,此技术能够明显减少灌注水流对后囊破口的直接冲击,减少了后囊破口增大和更多玻璃体脱出的危险,并减少了玻璃体的水化作用。本研究将此技术用于处理轻度晶状体半脱位合并前房玻璃体疝的病人,使清除前房内玻璃体的操作更安全,部分拉长的晶状体悬韧带复原,晶状体的偏位和变形部分恢复,保存了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减少了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风险。因此,对此类病人的治疗,这是一种可选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