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围老视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单眼调节幅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许琛琛、…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27  点击数1418  更新时间:2007/3/12 22:41:28  文章录入:xuchenchen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讨围老视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方法: 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围老视期近视患者58眼, 按平时戴镜情况分为2组:角膜接触镜组(26眼)和框架眼镜组(32眼),于术前、术后第10天、术后第1 个月和术后第6 个月测定调节幅度(负镜片法)。结果:术后10天及术后1个月,各组调节幅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角膜接触镜组:t=5.955,p=0.000;t=3.904,p=0.005;框架眼镜组:t=4.761,p=0.000;t=2.896,p=0.007),到术后第3个月时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角膜接触镜组:t=-0.114,p=0.910;框架眼镜组:t=0.044,p=0.996)。术前角膜接触镜组的调节幅度明显高于框架眼镜组(F=0.289,p=0.593,t=3.005,p=0.004),但是术后10天调节幅度的下降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1.317,p=0.256,t=0.738,p=0.464)。术后10天时的调节幅度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数呈正相关( r = 0. 52 , P< 0. 001)。结论: 围老视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有一过性降低,然后逐渐恢复,术后调节幅度的下降值与术前屈光度数有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