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上睑腱膜与眶隔融合部,在东西方人种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融合部在睑板上缘上2~5mm。东方人融合部多在睑板前面,甚至达到近睑缘处。允许眶脂前突至睑板前,这也是埋线重睑术失败的重要原因。
2.腱膜前间隙和腱膜后间隙
当用眼睑拉钩翻转上睑,腱膜前间隙变狭而腱膜后间隙增宽,因而使Fasenella-Servat 手术时仅缩短了Müller肌而未涉及提上睑肌腱膜。由于腱膜后增宽对用于治疗上睑退缩的Müller肌切除分离时可以避免伤及提上睑肌腱膜。
3. 提上睑肌分离的部分
由于越接近眶缘的腱膜血管较远端丰富、组织较厚。所以多种原因引起腱膜分离处都在接近睑板处的提上睑肌腱膜的远端。
4.肌后脂肪和眶脂
通常轮匝肌及眶隔之间缺乏脂肪,但有些人(主要是东方人)可有较多的脂后脂肪,如果误认为眶脂,则可能将眶隔与提上睑肌腱膜混淆。
5.睑板皮肤的特点
眼睑皮肤是全身最薄的,主要由于真皮不发育,因此眼睑切口愈合快、疤痕小。但眼睑皮肤一超过眶缘就突然变厚,以上的特点便消失。在修复上睑缺损时也应考虑眼睑皮肤的特点以及上睑活动的要求。
6.正确判断Hering法则和Sherrington法则对上睑位置的影响
这两个法则对上睑下垂、上睑退缩的诊断、处理都有影响,需正确判断才能获得正确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