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是我国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如能早发现、及时治疗,将可获得理想的防盲效果。由于浅前房是其发病的解剖基础,尤其慢性型,往往具有“渐变”的特征,因此前房形态学的定量测量和跟踪随访,对它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前房形态学定量测量方法;第二部分探讨PACG的前房形态学特征。
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2006年10月~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PACG和无青光眼家族史及疑似病史,且无影响前房形态眼病的志愿者,共15例20只眼。使用上海轶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数字化裂隙灯及其测量软件进行前房形态照相、半自动和自动测量。随机选取一眼进行连续10次照相并测量6点处前房深度,再随机选取一张眼前房照片进行10次连续测量,分别计算变异系数,以检测该方法重复性。
第二部分选取2005年5月~2007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河北省沧州市眼科医院确诊为PACG的患者18例30眼作为PACG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青光眼家族史及疑似病史,且无影响前房形态眼病的志愿者18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差异检验χ2=4.563,p=0.207,性别差异检验χ2=0.739,p=0.390)。使用上海轶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数字化裂隙灯及其测量软件进行前房形态照相、半自动和全自动测量,获得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6个点处前房深度,虹膜角膜角和前房容积等参数,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第一部分可重复性试验:同一眼10次照相CV值:A点7.82%,B点6.11%,C点5.84%,D点3.53%,E点3.25%,F点2.59%;同一照片10次测量CV值:A点5.86%,B点3.47%,C点2.98%,D点2.92%,E点2.36%,F点1.94%。
第二部分PACG前房形态学特征研究:
1.PACG组18例30只眼,A、B、C、D、E、F 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 分别为0.19825682,0.69714813,1.0227914,1.4570251,1.7731400,1.9594358;正常对照组18例30只眼,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分别为0.41477707,1.0047650,1.4958154,1.9289850,2.2779401,2.5120648。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ACG组和对照组前房深度在A、B、C、D、E、F 6个点处的测量结果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ACG组前房深度较正常对照组浅。
2.PACG组18例30只眼虹膜角膜角平均为26.563053°;正常对照组虹膜角膜角平均为37.646267°。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ACG组虹膜角膜角小。
3.PACG组男6例10只眼,A、B、C、D、E、F 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 分别为0.17133530,0.79568124,1.1222967,1.4122290,1.6728166,1.8657588,虹膜角膜角平均为27.972460°;女12例20只眼,A、B、C、D、E、F 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 分别为0.21171759,0.64788158,0.97303871,1.4794231,1.8233018,2.0062743,虹膜角膜教平均为25.858350°。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正常对照组男4例7只眼,A、B、C、D、E、F 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 分别为0.58979428,1.2189030,1.7772923,2.1431892,2.4035490,2.6174026,虹膜角膜角平均为45.615814°;女14例23只眼,A、B、C、D、E、F 6个点处前房深度平均值(CT值) 分别为0.36151096,0.93959259,1.4101485,1.8637924,2.2397113,2.4800055,虹膜角膜角平均为35.220752°。经统计学比较,男、女A、B、C三点前房深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较浅;D、E、F三点前房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虹膜角膜角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较小。
5. 部分质量很好的照片进行自动测量,PACG组11眼,前房容积平均为127.81078μL;正常对照组13眼,前房容积平均为158.52208μL。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G组较小。
结论
应用此数字化裂隙灯和前房形态半自动和全自动定量测量法所测得的6个点处的前房深度、角膜虹膜角和前房容积等有关参数,可以全面描述PACG患者与非PACG患者前房形态的差异,因此对PACG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跟踪随访以及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探讨均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