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多重PCR检测真菌角膜感染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娅  文章来源: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450003  点击数1224  更新时间:2004/5/29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索并建立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真菌进行快速诊断并同时进行菌属鉴定,通过对比传统的诊断方法,评价PCR体系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性。 方法:利用四对引物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体系1和体系2),对真菌性角膜炎九种主要致病真菌DNA进行检测,体系1对镰孢菌属扩增均产生约360bp的特异产物,对曲霉菌属、牵连青霉菌和新月弯孢菌扩增均产生约470bp的特异产物。体系2对镰孢菌属、曲霉菌属均无特异产物,而对牵连青霉菌产生了360bp的特异产物,对新月弯孢霉产生了300bp的特异产物。根据DNA模板在两个多重PCR体系中扩增出的不同特异条带可将九种真菌分为四个菌属。观察该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其他眼部常见致病微生物DNA及临床角膜刮片培养菌株检测结果。并利用该体系对86例采集于临床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刮片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比微生物学培养和刮片镜检结果。 结果:68株真菌临床菌株中66 株的鉴定结果与真菌培养一致。两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及其他眼部常见致病微生物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在对86例临床标本的研究中,PCR技术的敏感性为70%,刮片镜检的阳性率为53%。真菌培养的阳性诊断率59%,与PCR检测方法比较,二者的菌属鉴定结果一致。但是在诊断周期上PCR技术明显优于真菌培养。 结论:通过两个多重PCR体系检测可将真菌性角膜炎在菌属水平进行诊断及鉴定。相对于微生物学培养技术和刮片镜检法,它具有快速、敏感,并且能对病原菌进行菌属鉴定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