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颜华  张…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 300052  点击数1210  更新时间:2007/5/27 9:06:47  文章录入:yjg1976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研究其损伤机制。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 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眼和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并通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眼眶核磁(MRI)、视网膜病理、断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凋亡检测及视神经电镜等方法对正常及损伤后1、3天、1、2、4、6和8周大鼠双眼进行观察。结果:(1)损伤后大鼠F-VEP与正常对照相比,潜伏期延长和振幅降低(P<0.05)。损伤程度越重,伤后主波潜伏期延迟及振幅降低越明显,波形变化趋于稳定所需时间越长。(2)MRI:伤后大鼠视神经受损部位信号增高、眶内结构紊乱,伤后4周眶内紊乱的结构趋于稳定,伤后8周视神经受损部位的高信号仍较明显、损伤部位近眼球侧视神经信号不均匀,轻、重两组差别不明显。(3)病理检查:伤后1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有出血,伤后2周视网膜各层细胞稀疏、排列欠整齐,GCL散在核染色质浓集、边聚的节细胞,并可见空化节细胞,伤后8周视网膜各层细胞明显减少,GCL大量空化节细胞,视网膜变薄。RGCs数量在伤后2周内减少迅速、2周后减少速度放慢,损伤程度越重,RGCs减少越明显。(4)TUNEL法结果:伤后3天视网膜各层均出现凋亡阳性细胞,伤后1、2周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伤后4周减少,损伤程度越重凋亡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越高。(5)电镜:伤后4周视神经轴索萎缩变性,髓鞘肿胀、板层松解分离,伤后8周在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附近有新生轴突。结论:(1)应用FPI成功建立标准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2) MRI可精确反应视神经损伤部位及邻近组织损伤情况。(3)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后组织继发性损伤程度与再生能力不同。凋亡在视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继发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