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小时眼压波动情况,探讨24小时眼压测量在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以及能否用日间眼压曲线测量替代24小时眼压测量。
方法:对就诊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正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24小时眼压测量。测量时间点分别为15:30、17:30、19:30、21:30、23:30、1:30、3:30、5:30、7:30、9:30、11:30、13:30。所有时间点均先使用手持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卧位眼压。在门诊时间(9:30、11:30、13:30、15:30)完成卧位眼压测量后让病人坐起,五分钟后测量坐位压平眼压,五分钟后再测量坐位非接触眼压。记录不同时间点、不同体位、不同眼压计所测量的眼压值。
结果:共有28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选,男性16名、女性12名,年龄45.36±18.00岁。其中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16名,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8名,α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8名,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类药物6名。不同眼压测量方法间的比较如下:
1) 28只眼中有23只眼(82.14%)的峰值眼压出现于门诊时间外,有14只眼(50.00%)的峰值眼压出现于睡眠时间内(23:00-7:00)。若以21mmHg作为病情是否控制的标准,卧位门诊眼压、坐位门诊眼压、非接触门诊眼压发现病情失控的敏感性分别为91.30%、60.87%和43.48%(以24小时卧位眼压测量为金标准)。Pearson's R值分别为0.808、0.466和0.348。
2) 入选患者24小时卧位平均眼压为23.11±8.71mmHg;卧位门诊平均眼压22.70±8.30mmHg;坐位门诊平均眼压20.29±7.79mmHg;非接触门诊平均眼压17.43±6.64mmHg。24小时卧位平均眼压与卧位门诊平均眼压(p=0.771)、坐位门诊平均眼压(p=0.214)的差异并无显著性,与非接触门诊平均眼压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0)。24小时卧位平均眼压与其他三者均具有相关性,以与卧位门诊平均眼压的相关性最高(R=0.969,P=0.000)。
3) 24小时卧位峰值眼压、卧位门诊峰值眼压、坐位门诊峰值眼压、非接触峰值眼压的平均值分别为29.43±11.44、26.82±10.65、24.00±10.10和20.25±8.71mmHg。24小时卧位峰值眼压与卧位门诊峰值眼压(p=0.344)的差异并无显著性,与坐位门诊峰值眼压(p=0.050)和非接触门诊平均眼压(p=0.001)的差别具有显著性。夜间峰值眼压与卧位门诊眼压(R=0.922)、坐位门诊眼压(R=0.903)、非接触门诊眼压(R=0.888)均有相关性,以卧位门诊峰值眼压与夜间峰值眼压的相关性最高。回归方程为夜间眼压峰值=0.991卧位门诊眼压峰值+2.841。
4) 24小时卧位眼压波动、卧位门诊眼压波动、坐位门诊眼压波动、非接触眼压波动的平均值分别为8.83±5.04、4.73±3.05、4.13.00±2.83和3.82±2.12mmHg。24小时卧位眼压波动与卧位门诊眼压波动(p=0.000)、坐位门诊眼压波动(p=0.000)和非接触眼压波动(p=0.000)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24小时卧位眼压波动与卧位门诊眼压波动(R=0.439,P=0.019)有相关性,与坐位门诊眼压波动(R=0.364,P=0.057)和非接触门诊眼压波动(R=0.358,P=0.061)无相关性。
结论:使用抗青光眼药物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存在昼夜波动,大多数患者的峰值眼压出现于门诊时间之外,单凭门诊时间的眼压测量很难对眼压的控制情况做出判断。日间卧位压平眼压曲线测量获得的眼压值与24小时眼压测量的结果最为接近,通过回归方程可以推断24小时平均眼压、眼压波动和峰值眼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