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波前引导LASIK矫正准分子激光偏中心切削1例
作者:于靖 陈辉  文章来源: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226001  点击数1692  更新时间:2004/5/29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准分子激光偏中心切削是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波前引导LASIK进行矫正,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6岁,因双眼准分子激光术后眩光、夜视力下降2.5年于2002年12月初来我院就诊。诉注视灯光时双眼有粗细长短不一之光带,右眼有5~6条,左眼有7~8条,并有重影、视物模糊,夜间加重等症状。2.5年前因双眼近视在某院行双眼PRK术。术前裸眼视力(UCVA)均为4.0;屈光度均为-4.75DS;最佳矫正视力(BSCVA)右为5.2,左为5.1;准分子激光切削区直径为5.0㎜。术后UCVA均为5.1以上,但患者有眩光、夜视力下降、重影、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半年后UCVA下降。一年后来我院检查,右4.9,左4.8;屈光状态:右-0.75DS=5.1,左-0.50DS=5.1。予以双眼LASIK手术,使用Hansatome角膜刀制作160um角膜瓣,Coherent Schwind Keratom-F 准分子激光机行6.5㎜光区ACI100%切削,右眼加矫-0.50DS,左眼加矫-0.75DS。术后1月双眼UCVA均为5.1,3月时为5.0。但术前不适症状仅轻度改善。18个月后,患者对自己的视觉质量仍不满意,并认为夜视力障碍已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要求再次手术。术前检查:UCVA:明光下(250lux)双眼5.0;暗光下(1lux)右眼5.0-2,左眼4.9。屈光状态:右+0.25DS,左正视。暗光下瞳孔直径:7.0㎜。角膜地形图(Tomey-3,Tomey Technology USA):双眼均有显著的偏中心切削,右0.76㎜×30°,左0.86㎜×179°因患者首次手术在外院施行,故我们没有他的术前角膜地形图资料,不能按照常规的差异地形图来确定偏中心的距离。偏中心计算方法:切削区中心与入瞳中心的距离,切削区中心为绝对地形图最深切削区最大的两条子午线的交点。波前像差检查(Allegretto Wave Analyzer, Allegretto Wavelight Laser Technologie AG Germany):7.0㎜瞳孔直径时,总像差的均方根值(RMSg):右0.88um,左1.04um,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右0.44um,左0.44um。主导像差类型:水平彗差C8。由于患者左眼的症状重且偏中心的程度大,我们于次日为患者左眼施行了波前引导LASIK手术,手术屈光度完全按照波前屈光度-0.80DS-0.20DC×170°进行。切削区直径7.0㎜,过渡区2.0㎜,最大切削深度36 um,中央区32 um。使用Allegretto Wave准分子激光机(WaveLight Germany)。 Moria M2角膜刀制作160 um角膜瓣。术后第一天患者自觉眩光症状明显改善,左眼仅见2条细小的眩光条纹,夜间视物模糊等症状已不明显。UCVA5.1。RMSg和RMSh值比术前下降了57%和50%,3个月时下降了63%和48%。各高阶像差在术后第一天最小,此后有轻微的增加,3个月时又有所下降,但仍比术后第一天高,见图1。术前以C8为主导像差,术后C8显著减小,以球差C12为主导像差,但C12也明显减小,随时间推移,C12和C8均有增加,以1个月时最高,然后又逐渐下降,但未回到术后第一天的水平,见图2、3。角膜地形图显示,术后第一天偏中心明显改善,中央切削区平坦,有效光学区直径达6.24㎜,SAI:0.22,SRI:0.07。随着时间推移,角膜地形图有轻微的变化,SAI和SRI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术后1个月与术后2个月的地形图变化不大,术后3个月又有减少。见图4。术后10天UCVA达到5.2以上,5.3能看到2~3个视标,术后3个月UCVA5.1。术前的不适症状如眩光、视物模糊、重影等已基本消除,并要求为其右眼手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