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球后、Tenon囊下麻醉致一过性黑朦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涛  赵…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邮编266003  点击数1434  更新时间:2007/5/28 20:36:36  文章录入:ltzhly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对球后麻醉与Tenon囊下麻醉一过性黑朦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避免局部麻醉导致一过性黑朦发生的措施。 方法:2495例内眼手术患者(2577眼)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后麻醉组和Tenon囊下麻醉组,对发生一过性黑朦的患者进行眼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并对一过性黑朦的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球后麻醉组发生一过性黑朦9眼(0.72%),其中常规球后麻醉4眼,双路球后麻醉5眼。Tenon囊下麻醉组发生1眼(0.08%),与球后麻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球后麻醉组中常规与双路球后麻醉两种方法一过性黑朦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 <0.05)。 发生一过性黑朦的10眼F-VEP检查均见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下降,经及时治疗,无一例失明,8小时后 F-VEP潜伏期与波幅均有明显恢复,视力亦恢复或接近术前水平。 结论:Tenon囊下麻醉一过性黑朦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眼科局部麻醉方法。眼科局部麻醉中,鼻侧操作可能是导致一过性黑朦的危险因素,应予重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