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双眼睑罕见巨大结节状黄色瘤一例
作者:唐莉  罗…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610041成都  点击数2235  更新时间:2007/5/29 21:38:01  文章录入:yangguangy  责任编辑:毛进
眼睑黄色瘤是比较常见的眼睑病变,病灶多位于上睑内眦部皮肤,对称分布,米粒至蚕豆大小。现报告一例罕见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双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 患者男,70岁,因双眼睑及周围皮肤长包块1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2年前发现左下睑近眦处皮肤出现一米粒大小包快,扁平稍突出于皮肤面。色黄,柔软,无红痛等不适,随后右眼也出现同样的包块。包块逐渐围绕双眼上下睑皮肤增多、长大,呈结节状隆起,融合,质地变硬(图1),曾在我院门诊部临床诊断为“眼睑黄色瘤”,因未影响视力而拒绝治疗。近两年双眼睑包块生长迅速,因严重影响容貌而再次就诊。既往患高血压12年,高心病5年,无外伤、手术史,无烟酒等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全身检查:血压21/12mmHg,营养中等,左侧颈部皮肤可见一蚕豆大小隆起,色黄,质中等,类似眼睑皮肤改变,但较局限。全身其余皮肤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8,双上下睑、鼻根部多个结节状包块,互相融合,隆起约1cm,质硬、无压痛,表面皮肤色黄,无溃破、坏死、充血等。双眼睑启闭功能正常,无上睑下垂及眼睑内外翻,双眼球位置及运动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缘可见老年环,双眼晶体轻度浑浊,左眼较右眼严重。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8g/l,红细胞2.72x102/l,血小板291x109/l,白细胞7.27x109/l,血甘油三脂0.92mm1/l,血胆固醇2.95mml/l,心电图:左室肥厚伴劳损。 临床诊断:双眼睑黄色瘤? 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双眼睑包块切除术并送活检。作平行于眼缘皮肤切口,钝行分离并切除包块及多余皮肤。因患者病变过于广泛,未能一次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拟分次手术。术后皮肤切口张力大,切口处未达正常组织,愈合较差,经加固缝合伤口,延长拆线时间,创口愈合。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图2)。 病理检查:大体标本检查:灰褐色、质中组织块多个,总体积5.6 cm x5.2 cm x4.8 cm 大小。光镜检查:真皮组织中有大量围绕血管呈巢状分布泡沫状细胞,细胞体积大,均一,边界清楚,胞浆淡染呈网状或泡沫状,核卵圆形,偶见核仁,无核分裂像,可见多核巨细胞和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图3)。病变侵犯眼轮匝肌,肌细胞间可见大量泡沫状细胞(图4)。 病理诊断:双眼睑黄色瘤 讨论:眼睑黄色瘤是皮肤最常见的黄色瘤,好发于中老年人,通常为黄色疹状、斑状或结节状,柔软,略高于皮肤,米粒至蚕豆大小,好发于上睑内眦部皮肤,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眼睑黄色瘤不会自发消退,随年龄的增长缓慢的发展,多个黄瘤可融合,质地变硬1。临床上偶尔可见广泛的病变累及四个眼睑或黄瘤体积较大者2,但像本例这样严重的、超巨大的、广泛的结节状高隆起的、进行性发展的、严重影响容貌的病例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十分罕见。 眼睑黄色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其病理特征是皮下或真皮内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和黄瘤巨细胞(Touton巨细胞),即吞噬了脂质的组织细胞。石蜡切片成泡沫状,冰冻切片苏丹染色,胞浆内充满脂滴,组织细胞主要环绕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3-4] 。本例病案完全符合上述病理学特征,病检结果证实了临床诊断。 黄色瘤是一种类脂质代谢障碍疾病,约50%的病人伴有高脂血症,最为常见的是家族性Ⅱa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皮肤多发性结节状黄色瘤5。本例患者血甘油三脂及血胆固醇水平正常,也不合并其他全身脂代谢异常的疾病,可能存在眼见局部的因素导致脂质从局部血管渗漏进入皮肤并沉积下来,但目前具体的原因及机制还不清楚。 眼睑黄色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于大而广泛的结节状黄瘤,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手术的目的是改善外观。个别病例因眼睑黄色瘤导致机械性上睑下垂,也可以通过黄色瘤的摘除而得到改善6。本例患者术后外观明显改善,病人及家属十分满意。但由于病程过长,病变范围过大,一次手术无法完全彻底切除瘤组织直达正常皮肤,且患者年龄较大,故术后外眦部皮肤伤口愈合欠佳,我们又再次加固缝合伤口,加强护理,患者最终痊愈出院。对该病人我们将定期随访观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