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层间植入性囊肿是临床上少见病例,我们收治1例角膜基质后部植入性上皮囊肿,报道如下。
男性患儿,6岁,发现右眼发白3年,加重1年。有指甲碰伤右眼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3(散瞳后),左眼0.6。双眼指测眼压正常。双眼充血(—),右眼角膜中央深层基质致密混浊,下方为重,层间有液屏。角膜上皮完整,前基质层清亮,无水肿,未见明显伤口。前房深,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清亮。左眼正常。入院诊断:右眼角膜混浊(性质待查),左眼屈光不正。入院后于全麻下行右眼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床直径6.25mm,植片直径6.75mm。病变角膜片大体观可见混浊致密,内皮面稍隆起增厚。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角膜组织切片中可见角膜基质深层囊肿,囊壁完整,前后表面为多层上皮细胞覆盖,后壁紧邻角膜内皮层。角膜上皮和前基质层结构正常,无新生血管长入和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右眼角膜层间植入性囊肿。术后1个月复查右眼裸眼视力0.5,植片清亮,无水肿,前房(—),瞳孔圆,晶体清。
讨论:角膜基质层间植入性囊肿(intracorneal cyst)是临床少见疾病,目前多数学者支持外伤导致角膜内囊肿学说,多见于年幼或年轻患者。该病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裂隙灯检查,但应与前房积脓和角膜内生物等疾病相鉴别。早期病变类似角膜基质炎性浸润,应与角膜感染性炎症相鉴别。近年来有文献报道UBM有助于角膜层间囊肿的诊断和鉴别。治疗方法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和深度。对于病灶范围小、发展较慢、影响中心视力不大者, 可先行观察;对于囊肿虽大, 但较浅者可采用囊肿切开和碘酊烧灼法;上述方法失败或囊肿范围较深者,可采用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囊肿波及角膜基质前1/3~1/2者,可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波及基质后1/3深层或全层者,可行穿透角膜移植。在本例病人,尽管患儿视力较好(0.3),但是由于瞳孔区3/4均被囊肿遮盖,并且囊肿后壁紧邻角膜内皮层,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最佳选择,术后患儿视力恢复良好。
虽然对于角膜层间囊肿的预防尚无报道,但合理处理角膜创伤,避免伤口中上皮细胞残留和增殖,以及在早期采取合理干预措施,对于防止囊肿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