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角膜前表面像差和眼睛整体像差,分析人眼各屈光介质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地形图计算角膜前表面像差,用主观波前像差仪测得的整体像差减去角膜前表面像差得到内部结构像差。选择志愿者52名(18-59岁,近视度<3.00D,散光度<1.00D)分析不同人角膜前表面、内部结构、整体像差间个体差异及主要Zernike项间的关系,角膜地形图参数与球差的相关性。结果:角膜前表面像差及整体像差的波动范围分别为0.56~2.32 ,0.22~1.71 。包括散光时,角膜前表面像差平均RMS值大于整体和内部结构RMS值(P<0.01);不包括散光时,这三个部分RMS值均减小,且角膜前表面减少得最多。角膜前表面和内部结构与整体的RMS值有差异(P<0.01)。角膜前表面各项Zernike系数中Z6、Z12值明显大于内部结构(P<0.01),Z5、Z6、Z7和Z12大于整体(P<0.05),内部结构的Z5、Z6、Z7和Z12大于整体(P<0.05)。Z5、Z6和Z12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Z7和Z9的角膜前表面和内部结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角膜前表面Z581%是负值,Z12均为正值。整体中Z533%是负值,Z12正值占90%。角膜前表面第12项球差与角膜的曲率相关(r=0.280,P<0.05),与角膜形态因子相关(r=0.579,P<0.01)。结论:角膜前表面,内部结构和整体像差值之间个体差异明显。角膜前表面对低阶像差产生影响,内部结构导致高阶像差产生。角膜前表面的4阶球差均为正,内部结构部分代偿了角膜的正球差。角膜前表面形态因子与角膜第12项球差的高度相关给临床人工消球差晶状体植入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