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角膜缘假性上皮瘤样增生1例
作者:  王琳  …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610041  点击数1583  更新时间:2007/5/31 0:15:57  文章录入:WANGLIN5909  责任编辑:毛进
中老年眼表角膜新生物以翳状胬肉、乳头状瘤、原位癌,黑色素瘤等为多见,均可能因进行性生长遮挡瞳孔区导致视力下降,或有单纯手术切除易复发,或恶性变可能。结角膜假性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PEH)为结、角膜非特异性良性反应性增生,临床少见,笔者遇1例生长在角膜缘的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报道如下: 患者男 66岁 左眼卡痛不适5月,不伴有视力下降、畏光、流泪,于2005年8月22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视力0.9/1.0,双眼结膜不充血,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12点位虹膜后粘连,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角膜透明,颞下方3点至6点角膜缘处见一9×5mm2白色扁平隆起如蜡样的弧形状新生物,侵犯角膜2~3mm,表面干燥,无血管,边界清晰。前房深度可,未见KP及AF,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见图1)。于2005年8月23日局麻下行左眼角膜缘新生物切除及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病理报告:左眼结角膜上皮明显增生并鳞状化生,有较厚角化层、上皮下新生血管及瘢痕组织(图3)。病理诊断:左眼角膜缘假性上皮瘤样增生。 角膜缘假性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PEH)为结角膜非特异性良性反应性增生,临床少见,的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病变一般位于远离角膜缘的结膜,发展迅速,数周至数月内长成白色隆起半球形肿物,表面高度角化,但一般不发生溃疡。与生长缓慢且好发于角膜缘的鳞状细胞癌或原位癌不难鉴别,也缺乏乳头状瘤和原位癌由毛细血管形成的小红点。肿瘤基底可推动,无深部浸润。病理特点:由结角膜鳞状上皮的角质团块堆积而成,细胞高度增生,并向其下组织呈假性浸润生长(图1,2),增生上皮细胞分化良好,似正常细胞的形态,极少异形性及病理性核分裂,基底膜完整(图3)。病变区上皮下常有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局部切除,即使复发也非癌前先兆,可重复手术[1]。 本例因肿瘤侵犯角膜缘,术前无法明确肿瘤的良恶性,肿物切除后角膜缘缺损范围较大(图5),因此我们局部切除肿瘤同时进行了浅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至今一年半未见复发(图5,术后15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