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破坏泪腺干眼症动物模型制作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周杨 王传…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266003  点击数1510  更新时间:2004/5/3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建立破坏泪腺干眼症动物模型并探讨干眼症模型鼠睑板腺、角膜及结膜上皮细胞调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组织损伤的关系。 方法 将30只雌鼠随机分为摘除泪腺组、注射硬化剂入泪腺组及对照组三组,每组10只。三组分别于术后1、2、3、4、5、6、7、8周行Schi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虎红染色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8周后处死两组动物,取睑板腺、角膜、结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组织上皮细胞中的Bax、bcl-2等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实验组3周起Schi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虎红染色实验组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病理学观察实验鼠睑板腺上皮细胞胞浆萎缩;角膜上皮细胞呈多层,排列极紊乱;结膜杯状细胞消失。实验鼠睑板腺、角膜、结膜上皮细胞中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bcl-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睑板腺、角膜、结膜中Bax增加及bcl-2减少均与促进细胞调亡有关,可能是导致组织学改变进而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