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 CCC)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关系对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ty PCO)的影响。方法 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行撕囊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关系进行临床分组,观察其对后囊混浊的影响,分析随访3~20个月。结果 撕囊口直径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并在光学面中央组术后出现后囊混浊的概率显著低于撕囊口偏中心,囊袋仅部分包裹晶体光学面组。结论 理想的撕囊口直径应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并位于光学面中央,使晶体边缘完全包裹在囊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