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多中心试验
作者:宋旭东,…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点击数1328  更新时间:2007/6/12 10:03:11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评估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PACG的疗效、机理、适应症,期望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减少青光眼盲的发生。 材料和方法 1.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设计。采用统一标准,同时开始临床研究。患者资料收集于2005年6月~2007年2月期间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29只眼(129例),男42例,女87例,平均年龄67.36±8.41岁(42~ 86岁)。 2.患者分为两组:超声乳化手术组和小梁切除手术对照组,每组再分为急性PACG组和慢性PACG组。手术前后主要检查项目:眼压、房角镜、抗青光眼用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 3.UBM检查测量以下参数: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虹膜睫状体距离(ICPD)和虹膜厚度(IT)。UBM为术前一周之内和术后一月以后,进行比较。 结果 1.眼压、房角和抗青光眼用药:PACG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平均降低眼压3.03 mmHg,其中急性PACG降低3.24 mmHg(P=0.001),而慢性PACG降低2.64 mmHg(P=0.263)。超声乳化手术平均开放粘连的房角89.79°,其中急性PACG开放111.70°(P=0.000),慢性PACG开放48.60°(P=0.075)。超声乳化手术平均减少抗青光眼用药1.28种,其中急性PACG减少1.60种(P=0.000),慢性PACG减少0.68种(P=0.003)。PACG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在降低眼压、减少抗青光眼用药方面不如小梁切除手术(分别为P=0.019,P=0.000),但是在开放粘连房角方面明显好于小梁切除手术(P=0.000),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小梁切除手术。 2.PACG患者晶状体摘除以后,房角继续粘连的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P=0.004),病程较长的患者房角粘连的范围较大,术后房角继续粘连≥180°的多为病程≥6月的患者(占91.67%)。PACG患者晶状体摘除术后,抗青光眼用药的多少也与病程长短有关(P=0.001),病程较长的患者需要继续应用的抗青光眼药物较多,术后需要2种抗青光眼药物的10只眼的患者全部为病程≥6月。PACG患者晶状体摘除以后,房角继续粘连的程度、抗青光眼用药的多少与病程长短均呈负相关(P<0.01)。 3.UBM结果显示:超声乳化手术ACD平均增加1.579mm(P<0.01),较术前增加86.75%;AOD500平均增加0.100mm(P<0.01),较术前增加了73.53%;TCPD平均增加0.118mm(P<0.01),较术前增加了19.19%,表示睫状突的位置向后移动。超声乳化手术前后ACD、AOD500、TCPD的改变较小梁切除手术组明显,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果还显示急性PACG白内障手术后,如果ACD增加了,AOD500也相应增加(r=0.434, P=0.024),而其它各组二者没有相关性。 结论 1.超声乳化手术对急性PACG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而对慢性PACG患者治疗的效果差些,对慢性PACG的效果还与许多其它因素有关。 2.对于房角粘连超过6个月的青光眼患者,仅行超声乳化手术难以开放其粘连的房角,且降低眼压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长期眼压升高,对小梁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有关。 3.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通过摘除晶状体,不仅可以加深前房、加宽房角,还可以减轻睫状突的前移。急性PACG超声乳化手术前房的加深与房角加宽成正相关。 4.仅靠超声乳化手术并不能控制所有PACG患者的眼压,但是摘除晶状体对治疗PACG是有帮助的。对于房角粘连较轻、范围较小、发病时间短于6个月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建议先行超声乳化手术,以改善PACG的病理性眼前节解剖结构,药物控制眼压不满意时再考虑行小梁切除手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