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面神经挫伤后眼轮匝肌及运动终板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深入探讨挫伤后面肌功能恢复与神经再生的关系,对于揭示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 夹持wistar大鼠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各15秒制备眼轮匝肌麻痹模型,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 结合染色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挫伤后不同时间眼轮匝肌肌纤维直径、SDH含量、运动终板面积及AchE含量改变,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眼轮匝肌及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术后1周眼轮匝肌肌纤维直径及SDH含量开始下降,3周末时降至最低,4周时肌纤维直径及SDH活性开始恢复,5~8周逐渐接近正常。②术后4周运动终板面积和AchE活性稍降低,5~7周逐渐下降,8周时运动终板再生,AchE活性开始恢复,10周时再生运动终板增多,面积增大,AchE活性基本恢复,12周时运动终板面积及AchE活性完全恢复正常。③术后3周,肌纤维内线粒体空泡变,嵴断裂、消失,肌原纤维间隙增宽,肌丝部分溶解,明暗带不清,3周末时肌纤维同型化;4~7周,运动终板突触后膜接头褶变浅、模糊不清,排列紊乱、局部消失;8~10周,肌纤维超微结构逐渐恢复,线粒体增多增大,肌丝排列较规则,运动终板突触膜接头褶清晰可见;12周时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恢复正常,白肌运动终板改变较其它两型明显。结论 眼轮匝肌的肌纤维以白肌为主,对挫伤敏感但恢复慢,神经再生修复晚于面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