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
|
作者:李士清 文…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 点击数2209 更新时间:2007/6/14 17:23:42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
目的: 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探讨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高度近视黄斑萎缩的视功能改变差异。
方法: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根据眼底彩照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为三种:①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22例29只眼;②CNV性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14例16只眼;③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16例29只眼。应用VERIS Science 4.9视诱发反应图象系统对每个受检者进行mfERG检查,记录其mfERG一阶反应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对对照组、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组、CNV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组、高度近视黄斑萎缩组分别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不同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mfERG表现特征及差异。
结果: CNV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4、5环N1波潜伏期和 3、4环P1波潜伏期比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明显延长(P<0.05);高度近视黄斑萎缩的1、2、3、4环P1波和3环N1波平均反应密度比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明显降低,其 4环N1波潜伏期比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明显延迟(P<0.05);高度近视黄斑萎缩的3、4、5环P1波和3环N1平均反应密度比CNV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漆样裂纹性性黄斑病变、CNV性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mfERG N1、P1波潜伏期延长和平均反应密度对比分析表明,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的三个视功能相对较好,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最差。mfERG可较客观敏感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视功能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