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 从1999年2月至2001年9月在我院眼科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中,选取有较完整病历资料的16例(29眼),术前屈光度在-10D~-21D之间的患者,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平均回访年限为术后6年,记录和分析其术后1天、1周、1月、3月、1年、6年共6个时间点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角膜厚度及角膜K值等指标。结果 术后6个时间点裸眼视力平均值分别0.62 、0.75、0.81、0.87、0.85、0.66。术后3月增至最高,术后6年有所下降,但其平均值仍在0.5以上。裸眼视力≥0.5的比例分别为79.31%,86.21%,89.66%,93.10%,93.10%,82.76%。屈光度平均值分别为0.88D、0.16D、-0.01D、-0.51D、-0.86D、-1.01D,术后1天为过矫,以后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回退。屈光度在±1D内眼数所占比例分别41.38%、65.52%、72.41%、79.31%、65.52%、62.07%。术后6年术眼存在近视度数为11眼,占37.93%。术前角膜K值越小,术后6年屈光度越大;术后剩余角膜厚度越大,术后6年屈光度越小。术后6年角膜厚度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越大,术后屈光度越大。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均在1.0以上。2眼术后6年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两行或两行以上。结论 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远期疗效为安全、有效的、预测性好,随术后时间推移部分出现低度屈光回退。屈光回退与术前术后角膜厚度,角膜K值及患者的个人体质、用眼程度有密切联系。部分患者角膜变薄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