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人虚拟眼研究进展
作者:王博亮 吴…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361005  点击数1841  更新时间:2004/5/3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眼基础数据集”获取;建模仿真;教学与临床应用等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建立中国人虚拟眼器官, 探索“从虚拟人技术到临床应用”。 【方法】 眼组织切片图像制备:对新鲜离体健康眼球进行火棉胶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处理获得眼球组织切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字化,获得不同分辨率的图像。 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获取眼前节的各种病理、生理参数,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前房角、晶体灰度、晶体前后表面曲率等。 将根据中国人眼球的组织切片数据,结合CT、 OCT和裂隙灯图像等其它辅助数据,建立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模型;结合眼球的各种物理参数为每个感兴趣的结构和组织建立有限元模型,确定物理方程的属性参数,如弹性模量、粘性系数等;建立能够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和各种典型病症病理状态下眼球内部各种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的功能模型。 【结果】 已制备二套眼组织切片数据:2002年底制作一套248片;2004年2月又获得了一套(约35微米级、646片眼切片)眼球切片图像数据集(用数码照相拍摄获得2272X1704 象素图像646幅,每幅11.6MB;扫描仪扫描图像, 数据50GB;生物显微镜扫描自动拼接图像一组,数据约158GB)。 完成了形态模型的算法研究;参考眼科解剖和生理学的基础经典理论,结合房水运行和调节机制的医学研究成果,眼科专家指导下,密切结合临床应用,建立一套房水运行和调节机制的初步生理模型。 【结论】 眼基础数据集、仿真系统都将成为医学教学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工具。目前,由于眼球获取、包埋、染色、封片等过程仍处试验摸索,所获取眼球存在视网膜脱落等问题,数据集还仅是试验数据集。完成中国人虚拟眼研究还任重而道远,各个环节都需要更多的眼科专家参加,做更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1012)、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2Y021)的支持,得到厦门眼科中心等许多眼科专家的指导,特以致谢. 关键字:虚拟眼;建模;仿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