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同发育阶段RCS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定量分析
作者:赵同涛,…  文章来源: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重庆 400038  点击数2243  更新时间:2007/6/20 16:07:25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定量观察不同发育阶段RCS-P+与RCS-rdy-P+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探讨视网膜变性过程中Müller细胞增殖及纤维化的发展过程。 方法:分别取出生后(PN)3d、2w、1m、2m、3m、4m的RCS-P+与RCS-rdy-P+鼠视网膜,分为两组,行冰冻切片后,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抗Vimentin抗体特异性标记视网膜Müller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Müller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对出生后1月以上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 结果:1)RCS-rdy-P+鼠于PN1m以内,Müller细胞尚未形成明显长条状突起,其突起较短,主要集中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于PN1m及以后时间点,Müller细胞形成明显长条状突起、逐渐增粗,并贯穿于神经视网膜全层。RCS-P+鼠于PN2w起即发现Müller细胞形成明显长条状突起并贯穿于神经视网膜全层,于PN2m起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Müller细胞突起排列紊乱,而于PN3m、4m还发现部分Müller细胞突起延伸至视网膜下腔在局部形成一纤维层。2)在PN1m,两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PN2m、3m、4m,RCS-P+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RCS-rdy-P+组(P<0.05或P<0.01)。 结论:1)作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的RCS-P+鼠,相对于正常对照模型的RCS-rdy-P+鼠,其Müller细胞形态发育较早,并于变性中晚期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网膜下腔形成瘢痕样结构;2)相对于正常对照,RCS-P+鼠于PN2m起Müller细胞即发生明显增殖,可能与视网膜变性引起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