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吲哚青绿(ICG)已被用于眼底血管造影30余年,其分子大、可与蛋白结合、对光敏感、吸收峰(805nm)与传统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相近,具有皮肤光毒性低、组织靶向性高、清除迅速等特点,使ICG可成为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光敏剂,这种治疗CNV的方法被称为ICG介导的光栓疗法(ICG-mediated photothrombo, IMP)。为探讨IM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8例(8眼)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断为特发性黄斑部CNV的病例进行了治疗。8只患眼的CNV均为典型性、位于黄斑中心凹下。
方法:将2ml ICG溶液通过肘前静脉快速注射,使用IRIS 810nm半导体激光器于注射后2min对CNV病灶进行照射。治疗参数:光斑直径为0.8mm或1.2mm,功率为80mW~120mW,照射时间为60s。采用同样参数于ICG注射后20min进行第二次激光照射。随访时间共8~20周,通过视力、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ICG血管造影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IMP治疗后,所有患眼注视性暗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有7只眼(87.50%),无变化者1只眼(12.50%) ;CNV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
讨论: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显示,IMP对特发性黄斑部CNV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安全、经济。其治疗原理可能是ICG使病变处通透性异常的脉络膜血管壁染色,病变处积聚的ICG与810nm的半导体激光发生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与810nm激光的阈下热效应共同作用破坏CNV。但有关IMP的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还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探讨。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1 角膜后色素沉着 ↑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2 深前房及虹膜后弓 ↑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3房角色素沉着 ↑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4虹膜萎缩 ↑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5后囊色素沉着 ↑
周健等,色素播散综合征。
图6后囊下晶状体混浊 ↑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同志:
信中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周健等的文章“伴后囊下性白内障的原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一例”文稿两份,以及两套附图,每套6幅彩色照片。
随信寄去单位证明信一封和通讯作者联系方式。请查收。
此致,
敬礼!
周 健
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