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翼状胬肉不同术式后眼表的病理学观察
作者:刘俊茹  文章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眼科  点击数1313  更新时间:2008/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1]翼状胬肉不同术式后眼表的病理学观察[2][3]刘俊茹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眼科050011,王薇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医三院眼科 100083 [4]目的:使用印迹细胞法观察翼状胬肉不同术式后眼表的病理学损伤,同时对比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复发情况。[5]方法:翼状胬肉患者62只眼;随机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18只眼、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15只眼、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13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16只眼。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0天、术后90天应用醋酸纤维膜滤纸片取三组病人眼表结膜上皮组织,行结膜印迹细胞学对杯状细胞、炎性细胞等进行定性检查,同时观察术眼复发倾向等指标。[6]结果: 四组患者术前杯状细胞数减少,四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术中加用MMC组杯状细胞数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加用MMC组,杯状细胞数明显减少,F值=2.42,较其他三组有显著差异,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中单纯翼状胬肉组4例复发;自体结膜移植组无一例复发;干细胞移植组1例复发;单纯切除加用MMC组2例复发。[7]结论:1.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单纯切除均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改善眼表状态。2.MMC对眼表环境有明显的损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