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SL-OCT及UBM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结膜下滤过泡的检测评价
作者:吴强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宜山路600号  点击数1185  更新时间:2008/1/15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吴强 张谊 宋蓓雯 陆斌 管建花
目的:应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滤过泡形态结构进行观测,结合眼压控制情况对滤过泡的功能性进行评价及分型,并与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滤过泡形态结构评判功能的检测效能相比较。方法:以Mandeep Singh的方法,对53例69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滤过泡的功能进行识别,同时对该组受试患者分别进行SL-OCT检查及UBM检查,获取结膜下滤过泡内部形态结构图像,对滤过泡进行归类分型,并对两种检查方法所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SL-OCT对69眼青光眼滤过泡检测所获的形态结构图象进行分型。利用这一分型判断Singh的标准所确定的功能性滤过泡敏感性为92.7%(38/41眼),特异性为83.3%(20/24眼);而在UBM观察下,Yamamoto分型所达到的敏感性为66.7%(30/45眼),特异性为75.0%(18/24眼)。两组在识别功能性滤过泡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χ2=8.774,非参数卡方检验) 。结论:SL-OCT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功能性的检测识别所达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优于UBM;所建立的四种分型为滤过泡的功能性判断提供了形态结构方面的支持,可作为青光眼疗效的判断及再次手术介入的重要客观依据之一。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超生生物显微镜;滤过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