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角膜外伤后功能性“修复”的新途径
作者:白继  文章来源: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  点击数1362  更新时间:2008/2/1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角膜外伤后功能性“修复”的新途径

白继 贺翔鸽 张怡 阚秋霞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400042

目的 为已经完成角膜外伤结构性修复的病例探索进一步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方法 角膜外伤已结构修复的病例4例(4眼,伤后2年以上),应用角膜地形图,检查伤后角膜形态,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T-CAT)、图形分解以及ALTK等技术完成其治疗。
结果 角膜外伤4例病人中:热烧伤2眼,穿通伤2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眼0.4,其余均在0.1以下,角膜穿通伤瘢痕通过角膜中央区1眼。手术后3个月,4例病人中,2例伤眼裸眼视力1.0,1例0.8,1例0.5。(有手术录像与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图片)。
结论 采用T-CAT、图形分解以及ALTK等技术可有效地改进角膜外伤后的视功能恢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