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黏着斑激酶在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朱洁  文章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5号西京医院眼科  点击数1185  更新时间:2008/2/1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黏着斑激酶在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
朱洁,赵炜,王雨生,杨秀梅,李夏,姜廷帅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 710032
目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与眼部多种疾病有关,常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一种胞浆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是细胞外基质信号和可溶性细胞因子信号的重要链接,调控许多重要的细胞活动。进来研究发现,FAK参与了新生血管应答的调控,本研究拟探讨FAK在大鼠CNV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分别于光凝后1、3、7和14d摘取眼球,脉络膜-色素上皮复合体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观察FAK在CNV中的表达。结果:激光诱导的大鼠CNV模型中,脉络膜-色素上皮复合体在激光光凝后FAK的表达升高,光凝后3天达到高峰。免疫荧光双标记证实,FAK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角蛋白阳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结论:在大鼠实验性CNV模型中,RPE细胞内高表达的FAK可能参与了CNV生成的早期调控过程。提示阻断FA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抑制CNV的发生和发展,为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