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混浊情况及病理改变观察与分析
杨艳芳 贾松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410011)
目的: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兔眼玻切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填充术后早期晶体混浊情况及显微结构改变,并探讨此改变与C3F8的相关性。
方法:4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84只眼,分为三组:正常组6只兔(12只眼);对照组36只眼,行单纯玻切BSS液填充术;实验组36只眼,行玻切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填充术。术后1、3、8、35、45天行眼压测量、裂隙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晶体的改变,透射电镜仅观察术后45天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眼压:三组各时间点眼压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晶体混浊情况:实验组术后1、3、8天晶体的混浊率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晶体混浊率及程度与C3F8和晶体接触的面积与时间呈正相关。光镜检查:实验组术后35、45天晶体组织结构不可逆损伤发生率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透射电镜检查:三组中仅实验组发现不可逆性损伤改变。
结论:C3F8所引起的术后早期白内障虽为一过性性的,但可引起晶体上皮细胞结构的永久性损害。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全氟丙烷 白内障 超微结构 病理改变 |